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预习(三)
预习内容 制定人 完成时间 家长签名 6.3物质的密度(1) 一、预习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预习重难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预习指导
【要点1】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 ,质量越 ,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可能是 的。
方案:选取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分别用 测出它们的质量,用 测量出 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算出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比较。填入下表
交流:(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否相同? 总结:
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
2.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作为区分 的重要依据。
【要点2】 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定义: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 公式:类比速度的定义式试写出密度的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它们的换算关
系: 。
33
思考 (1)水的密度是1.0×10kg/m表示: 。
(2)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检测
3
1.一铁块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铁块密度多大?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3
3
3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3
3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10kg/m=________g/m 7.9g/m=________kg/m 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表1 表2
物质 实验次数 1 水 2 3 体积(cm) 质量(g) 10 20 30 10 20 30 3物质 酒精 实验次数 1 2 3 体积(cm) 10 20 30 3质量(g) 8 16 24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 m/g 的图像.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
40
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30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10
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0 10 20 30 40 3
V/cm
5.密度公式是ρ=m/V,对这个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 )
A.ρ与m成正比 B.ρ与V成反比 C.ρ与m成正比又与V成反比 D.对某种物质来说,ρ是常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6. 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
A.2:1 B.1:2 C.4:1 D.1:4
7.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东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细,有13500斤.”其体积用国际
3
单位表示大约是0.86 m。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大?可能用地球上的什么物质做成? (2)这金箍棒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挥动它除妖魔时,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是2.25×43
10kg/m.地球上此时有做成金箍棒的物质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