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共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
参与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18个具体要点。其中,文化基础中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在人文底蕴中又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真进行学习和研究,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来培育学生的素养。我想核心素养的研究一定要立足于课堂,一切能力,素质的提高都是以课堂为主阵地,离开了课堂那就无从谈起。
美术课本身就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阵地。不只是让学生会画几幅画,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教师要树立大的美术教育观,在备课时,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点,要找到核心素养的落脚点。课前备课要找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点。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美的欣赏,美的创作。多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来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让学生放宽眼界寻找课堂外面美的东西,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来发现美。教师在进行指导创作的时候,引导学生自由去想像,自由去创作,让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欲望,只有学生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学生才能够真正感觉到美的存在。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会评价美。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不都是美的还有一些不美的东西存在,但是,我们要学会辨别,学会审美。在评价美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练好基本功,掌握好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美。
作美术教师,以课堂为研究基地,抓住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真正具有一定的核心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