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唐墓-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_王文华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6: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4中原文物 2008年第3期

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1.河南 郑州 450052;2.河南 郑州 451200)

1

2

  Abstract:FivetombsofTangDynastyareexcavatedatthebuildingsiteoftheTreaturyNo.431by

ZhengzhouMunicipalInstituteofArchaeologyandCulturalRelics.Thedateofthetombsissequentialandthearticlegroupsaredifferent.Theporcelainsandtri–colorpotteriesareveryexquisite.Accordingtothebody,colorandglazeofthewares,theyshouldbeproducedatHuangyeKilninGongCounty,whichprovidenewmaterialsforstudyingthewhiteporcelainintheNorthandthetri–colorpotteryofTangDynasty.

Keywords:excavation;thetombofTangDynasty;tri–colorpotteryofTangDynasty;porcelain摘 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三一处国库工地发掘了五座唐墓,年代早晚相递,器物组合不同,各有特色。墓中出土的瓷器、三彩器尤为精美,从器物胎、色、釉观察,应为巩义黄冶窑的产品,为北方白瓷及唐三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发掘;唐墓;唐三彩;瓷器  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位于巩义市供销社新村南侧,东为永厚陵,西临环城路。(图一)2001年4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钻探队在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院内钻探后发现五座唐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3、M4出土器物丰富,故予以介绍。

一、M3

(一)墓葬形制

M3为竖井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170°,深4米(上部0.6米地层被取走,墓口原始深度不知)。(图二)

墓道 长方形,位于甬道南部,底南部稍高。长2.64米,南宽0.82米、深3.7米,北宽1米、深3.8米。

甬道 长方形,位于墓室南壁偏东处,拱顶。长0.4米,宽0.86米,顶高1.3米。墓室 长方形,拱顶。长3.34米,宽2.2米,顶高1.4~1.5米。墓室被扰,西部置棺,棺底留有铜钱,未见尸骨。随葬品放在棺的西南部,多数倾倒,大体仍在原位。自南向北有盘口壶、男侍俑、女侍俑、驼、马、镇墓兽、文官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俑、武士俑、鸡、罐、瓶、铜钱。墓室东壁南部设一耳室,长方形,拱顶。长1米,宽0.8米,顶高1米,底比墓底高0.16米。耳室内未见尸骨,偏外处放置铜钗、铜镜、蚌壳、唾盂、四系

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15

图二 M3平、剖面图

1.盘口壶 2.驼 3.马 4.幞头俑 5.女侍俑 6.镇墓兽 7.文官俑 8.武士俑 9.鸡 10.四系罐

11.瓶 12.铜钱 13.铜钗 14.铜镜 15 唾盂 16.蚌 17.铜带具 18.四系壶

壶、铜带具等。根据器物性质,耳室下葬的或为未成年的女孩。

(二)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21件,质地分为陶、瓷、铜、蚌等。陶器、瓷器中除特别标明胎质外,均由白黏土制成。俑类合模制成,灶、井、磨、碓单模制成,器皿轮制。

1.陶器 10件。

三彩镇墓兽 1件。标本M3∶6,人面镇墓兽,粉红黏土胎。头顶高粗角残断,两耳外展,下连络腮胡须,肩生羽翼,前肢粗壮,蹄足,无尾,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中台岩座上。角、脑后、

耳背、络腮胡涂黑彩,耳内、嘴唇涂橘黄彩,翼、胸、腹、前肢饰黄、绿、白三彩,背、后肢酱黄彩,酱黄釉流落台座上。俑面容冷峻,眉骨高耸,铃形目突出,塌鼻,两颊成球状,抿嘴,嘴上八字胡须飘至耳际,颌下络腮胡须卷曲。残高36厘米。(图三:1;彩版一:1)16考古发现

三彩武士俑 1件。标本M3∶8,发上拢成髻,肩披龙首披膊,着开口式臂褠,甲身两圆护,腹护呈半圆形,胸、腰系索带,腰索下桃形短蔽膝,甲身下摆饰流苏,内有衬裙,下着裤,小腿罩膝裤,足着靴。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腰,重心支于左腿,左脚踩牛臀,右脚踩牛头,牛卧于椭圆形低台座上。俑眉骨粗隆,双目圆睁,面容较瘦,略颔首。脖子下以点施酱黄、绿釉,多处地方露胎,视之色泽冷凝,很有重装铠甲的味道。通高42厘米。(图三:2;彩版一:2)

三彩文官俑 1件。标本M3∶7,白黏土微泛红。拢发,头戴黑色一梁进贤冠,身穿酱黄色右衽宽袖襦,襈饰绿彩,褾施黄、白、绿三彩,腰系大带,下着白裙,足部残,拱手而立。俑面阔嘴方,高鼻,双目炯炯有神,眉、眼框、胡须用黑彩描出,唇涂红彩,视之十分威严。残高39厘米。(图三:3;彩版一:3)

三彩幞头俑 1件。标本M3∶4,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酱黄色团领窄袖袍,下着裤,足着黑靴,拱手立于底板上。俑粉面高眉,小眼,蒜头鼻,小嘴,脸瘦削。高22厘米。(图三:4;彩版一:4)

三彩女侍俑 1件。标本M3∶5,粉红黏土胎。头残,身着淡黄色交领窄袖襦,外罩淡黄色

交领半袖,双乳突显,下束酱黄色曳地百褶裙,

腰际飘垂两带,足着靴,袖手捂腹立于地。残高19厘米。(图三:5;彩版二:1)

三彩马 1件。标本M3∶3,勾首,抿嘴,扬脖,肩略抬起,臀略后挫,束尾,立于底板上。分缨,剪鬣,背置鞍鞯,袱于中部松束。马面、鬃、尾施白釉,鞯施黑彩,袱橘红彩,左侧鞯下马的腹部露胎,下绘两弧形黑彩,余施酱黄釉。高31.2厘米。

三彩骆驼 1件。标本M3∶2,昂首,抿嘴,扬脖,尾卷于左臀,立于地。驼光背,大部施白釉,鬃、垂胡、双峰、股、尾施酱黄釉。高36.9厘米。(彩版二:2)

三彩鸡 1件。标本M3∶9,冠高喙短,颈粗体肥,短尾,鸡爪未做出。冠、颈羽、尾施橘红彩,高8.9厘米。

三彩四系壶 1件。标本M3∶18,敛口,方唇,斜直领,窄平肩,鼓腹,假圈足外撇,圈足底略内凹。肩置四系(均残断),四系间堆饰四朵菊花,花周围饰一周联珠纹。口唇及外壁大部施酱釉、白釉、绿釉。口径1厘米,腹径4.5厘米,圈足径2.35厘米,高5.15厘米。(图四:1;图五)

三彩唾盂 1件。标本M3∶15,盘口,束颈,颈以下残,内外壁施黄、白、绿三彩。口

图三 M3出土三彩器

1.镇墓兽(M3∶6) 2.武士俑(M3∶8) 3.文官俑(M3∶7) 4.幞头俑(M3∶4) 5.女侍俑(M3∶5)

唐墓-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_王文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qh23vmll3x5if1klmb9gaib47vll009j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