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学习行为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利于生存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后天逐渐形成的 35. 人体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部位分别是
A.阴茎和阴道 B.睾丸和卵巢 C.睾丸和子宫 D.输精管和输卵管 36.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A.输卵管 B. 卵巢 C. 子宫 D.盆腔 37. 下列有关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 脐带 胎盘 胎儿 B.脐带 母体 胎盘 胎儿 C.胎盘 母体 脐带 胎儿 D.母体 胎盘 脐带 胎儿 38. 下图所示是生殖过程简图,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表示卵巢 C.③代表受精卵 D.④过程是分娩
39.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B.男性的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女性的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发生月经的地方 D.人生长发育的起点是从胎儿出生开始的
40. 右图是一个人的脑、全身和生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
图,其中能代表生殖器官生长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二、非选择题 (6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41. (5分)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越来越为更多人所重视。请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心脏主要是由_________组织构成的。
(2) 观察哺乳动物心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 ](填
标号)。
(3) 婴儿出生时若左右两个心室之间有缺损,会导致
血液运输_________的能力下降,对人体造成影响。
(4) 当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流经
心脏再通过________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
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血液流入冠状动脉后,可为心肌细胞提供_________和氧气。
42. (10分)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
程中排放的残留物。长期吸入,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雾霾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肺。人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腔内表面黏
膜中分布有________,可对空气加温;黏膜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________。 (2) 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___,胸廓的容积扩大,肺扩张。
(3) 图1为支气管与肺泡结构示意图,图2为肺泡
的局部剖面图。
图1
放大
图2
据图可知,肺泡数量_________,扩大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_________,均由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是生物体_________和功能相适应的表现。
(4) 氧气进入血液中,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结合,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_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5) 延庆区在治理雾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延庆蓝、世园蓝刷屏朋友圈。要想守护住这片净水蓝天,你应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10分)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可知,由于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管径粗,故可以推测血液在流经肾小球的过程
中流速会变_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_________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 [①] _________是一条细长的,有单层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
血管,分支多、表面积大,上述结构特点都有利于_________作用的实现,当原尿流入①后,全部的_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新吸收回血管中,剩下的尿酸、尿素等物质最终形成尿液。 (3) 下表是某人在医院的血常规和尿常规化验单: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尿蛋白(PRO) 3.5 9.4 150 ++ 4.3—5.8×10 93.5—9.5×10 9125—350×10 阴性 12尿潜血(BLD) + 阴性 注:“+”表示检出,“+”越多含量越多,“阴性”表示未检出。
根据血常规,推测此人可能患_________,医生建议他补充含_________和铁多的食物。根据尿常规,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_出现了病变,建议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4) 尿液的生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却是间歇的,其原因是泌尿系统中的________具有
_________的功能。 44. (5分)科普阅读
在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结果中显示,心脑血管疾病高居中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体育锻炼、不健康饮食、不规律作息,
尿常规 以及吸烟、酗酒等,让这些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年轻人身上。
尽管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影响,但仍存在个体差异。这个差异和血液中的脂蛋白浓度有很大关系。低密度脂蛋白会显著增加脂类在血管沉积的风险,高密度脂蛋白则相反。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越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高密度脂蛋白多的人,更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即使出现,预后也更好。 在高密度脂蛋白中有一种被称为ApoM的蛋白。科学家们人工合成了重组ApoM蛋白。这个重组蛋白真的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吗?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测试。利用血管紧张素激素,大幅升高小鼠的血压 ,随后,再给小鼠注射重组ApoM蛋白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发现,注射了重组ApoM蛋白的高血压小鼠,血压显著下降,并且一次注射能够保证血压连续6天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对照组小鼠血压都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状态。 更神奇的是,重组ApoM蛋白还能够起到了类似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改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恢复治疗,就可以尽可能地恢复病人的心脑功能,这对改善这些病人的预后意义重大。 (1) 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口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脂。 药物被吸收进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在经过血液循环到相应部位发挥药效。 (2) 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血管紧张素激素升高小鼠的血压,根据激素的有关知识可推知, 此
激素的用量一般_________(选填“较多”或“较少”)。 (3) 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越_________,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更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
病。而重组ApoM蛋白不仅具有_________作用,还能起到了类似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缓解心脑血管病人的组织坏死,恢复心脑功能。 (4) 你认为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12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宋词名句。每年四、五月份,正是青杏生长时期,酸味渐浓。下表为某班同学在进行“探究人对‘酸杏’产生的不同反射”这一学习活动时的统计表,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器官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组别 活动 结果 甲组(10人) 乙组(10人) 丙组(10人) 吃酸杏 看甲组吃酸杏 蒙眼听甲组描述吃酸杏 唾液分泌量增加 唾液分泌量增加 唾液分泌量增加
(1) 甲组同学吃酸杏时,舌上③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沿______神经传到
相应的神经中枢,再通过_______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
(2) 乙组同学看到“甲组同学吃酸杏”时的情景,刺激了图中①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产生
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视觉,此中枢与唾液分泌中枢暂时联系,进而
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
(3) 丙组同学在听描述的过程中,声波会引起_______以及听小骨发生机械振动,该振动传递
到内耳的②______这结构,其内的听觉感受器可将振动转化为兴奋,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中枢, 此中枢与唾液分泌中枢暂时联系,进而引起唾液腺分泌。 (4) 甲、乙、丙三组实验,均可引起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唾液腺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 (5) 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组同学都出现了反射活动,从反射类型上分,甲组同学的反
射类型是________;乙组和丙组同学的反射类型是_____________;丙组同学的反射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这与人类大脑皮层具有___________中枢密切相关。
(6)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内外刺激做出反应,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以适应环境。我们要爱惜
自己的感官。下列行为对感觉器官的保护有利的是_________。 a.躺着看书 b.睡觉前长时间玩手机 c.经常戴耳机听音乐 d.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46. (7分)摄食行为对动物群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大熊猫这种单一依靠竹子的动物来说,研究摄食行为有助于把握其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讨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2014年3月15日-10月20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对26只大熊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择食率、摄食速率、辨别食物时间的差异,以期了解大熊猫摄食行为特征,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择食率 摄食速率(千克/分钟) 辨别时间(秒) 老年(16岁以上) 51.0% 0.055 6.8 成年(5-15.5岁) 74.8% 0.152 3.2 亚成年(1.5-4.5岁) 41.6% 0.072 4.5 幼体(0-1岁) 15.0% 0.006 10.3 注:择食率=(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剩余竹(笋)的重量)/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
(1) 大熊猫的摄食行为中,从幼年到成年,择食率和摄食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
辨别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_______,而老年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摄食行为的特征出现衰退现象。 (2) 大熊猫幼体在0—0.5岁期间以母乳为主食,这是哺乳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行为,
由_________决定;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食用竹笋或竹子,这属于______行为。 (3) 研究对每个年龄段的雌、雄个体的择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
雌 雄
年 龄 段
各年龄段雌-雄大熊猫采食竹笋时的择食率
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择食率在_______年龄段出现了雌雄个体差异最大,研究推测,成年雄性个体在繁殖和领域行为方面需要更多的能量支出,所以对成年雄性个体的饲养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