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图5-3(b)浸水路堤图
图5-3(c) 护角路堤
(2)路堑
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路堑有全挖式路基、台口式路基、和半山洞路基,该工程的路堑形式多为全挖式路基。
挖方边坡可按高度和岩土层情况设置成直线或折线。挖方边坡的坡脚应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径流。路堑的上方应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碎石或不稳定时,则可以采用护墙或挡土墙。路侧弃土堆的设置。应不妨碍路基排水,不危及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内侧坡脚到路堑顶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m。
挖方路基处土层地下水文状况不良时,可能导致路面的破坏,所以对路堑以下的天然地基,要人工压实至规定的实程度。必要时应翻挖,重新分层填筑、换土或进行加固处理,采取加铺隔离层,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33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图5-4 全挖式路基
(3)半填半挖路基
整个横断面上即有填方又有挖方的路基,称为半填半挖路基。它出现在地面横坡较陡,路基又较宽,二路中线的设计与地面标高相差不大的地方。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填方部分的地面应挖成台阶或凿毛。位于山坡的路基,通常取路中心的标高接近原地面的标高,以便减少土石方数量,保持土石方数量横向平衡,形成半填半挖路基。若处理得当,路基稳定可靠,是比较经济的断面形式。
图5-5 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图
上述三类典型横断面类型,各具特色,分别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且路基位置、横断面尺寸及要求等,亦应服从于路线,路面及沿线结构物的要求,所以路基横断面类型的选择,必需因地制宜,综合设计。
5.5 护坡道和用地范围
(1)护坡道
3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并结合本路段的实际特点,本路段护坡道宽度均取1.0m,护坡道表面外横坡度为4%,护坡道上植树种草防护。
(2)用地范围
填方路段用地范围为路基排水沟外2.0m,桥梁段以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侧2.0m以内为公路用地范围。
5.6 挡土墙的布置
5.6.1挡土墙作用
挡土墙(简称挡墙)是支挡路基填土或山坡坡体的墙式结构物。它是支挡土体而承受其侧压力的墙体。它具有阻挡墙后土体下滑,保护路基和收缩坡脚等功能。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用来克服地形或地物的限制和干扰,减少土石方、拆迁和占地数量,防止填土挤压河床和水流冲陶岸边,整治坡体下滑等病害。
5.6.2挡土墙的平面布置和适用范围
对于个别复杂的挡土墙,如高、长的沿河曲线挡土墙,应作平面布置,绘制平面图,还应绘制出河道及水流方向,防护与加固工程等。
挡土墙的适用范围:
(1)地质条件不良,用以支挡可能坍滑的山坡土体或破碎岩层。 (2)K3+60.000~K4+780.000处,用以防止沿海路堤受海水冲刷和腐蚀。 (3)防止陡坡路堤下滑。
(4) 路堤填筑高度较大或是陡坡路堤,为减少土石方、拆迁和占地数量,必须约束坡脚。
经以上分析,本公路大部分处在滨海地区,这些路段需设挡土墙,它可起到防止沿海路堤受海水冲刷和腐蚀的作用。
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墙后填料选用砂砾和碎石。
本次设计中,采用重力式挡土墙,且挡土墙位置设置在填方高度较大处。
35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重力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 衡重式挡土墙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10.00(m) 墙顶宽: 0.5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 背坡倾斜坡度: 1:0.20 墙底倾斜坡率: 0.2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图5-6 挡土墙平面布置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21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28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110.000(kPa) 材料抗压极限强度: 1.600(MPa)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2.310 系数醩: 0.002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0.000(kPa)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