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员工预支款项应经核准。
22、员工预支款项账户应由授权主管详加审核。 23、其他应收款项应适当列账并追查管制。 (1)应收运费。
(2)应收保险给付或应退保费。 (3)其他应收赔偿款及其他应退回款项。 (4)废料销售收入。 (5)资产出售应收款。 (6)专利收入。 (7)利息收入。 (8)股刊收入。 (9)租金收入。 (10)应退税款。
W:明细账余额应与总账余额核对调整 CB:余额经客户确认无差异。
RD:余额经客户回函有差异,应即调整及调查。
应收账款有40%之账龄为120天以上,应详加查核并追查其原因。 应收票据及远期支票内部控制 应收票据内部控制实例
1、在接受票据或更换票据前,应经有权主管核准。 2、票据应由出纳或账务人员以外之专人保管。 3、应设置应收票据明细账详细记录。
4、应收票据明细账应定期与总账核对。 5、到期不获兑现之票据应详加调查。 6、应收票据之转销或调整应经适当核准。 7、应收票据之转销应适当控制以防止不法情形。 8、应收票据之抵押品: (1)抵押品是否适当、足够。
(2)抵押品应由出纳及账务员以外之专人保管。 (3)抵押品应定期检验。 9、应检讨是否须提列呆账准备。 10、如有利息收入应按月计息并入账。 11、如将票据贴现,应记录“或有负债”。 第二节
远期支票内部控制实例 1、收到远期支票应即入账。
2、远期支票应由账务员以外之人员保管。
3、远期支票如为数甚多且金额颇大,应存入银行托收。 4、远期支票应设明细账管制。 5、远期支票明细账应定期与总账调节。 6、远期支票之退票处理:
(1)应将退票交由非存入此票据之人员处理。 (2)立即与发票人或客户联系,以便换票或收款。 (3)应转入客户之应收账款。
第七章存货内部控制
存货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任何公司,甚至于提供服务型态的公司,都保有存货。在制造业中,存货所带给管理者及会计人员的问题,更为复杂。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存货问题的是否能妥善解决,有极大的关系。
存货是企业经营的生命之血,它是企业生产力的表现,亦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在经营上必须考虑:卖什么产品?成本多少?应保有多少存货?存货成本为何?存货报废或过时的可能性多大? 内部控制上,存货应注意的问题有如下述: 1、存货过多,存货成本高,且易变成过时存货。 2、存货太少,丧失销售商机。 3、存货被窃取或侵占。
4、存货计价不正确,造成企业成本及损益失实。 5、存货的采购及验收作业,可能存在舞弊。 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1、公司应建立适当的作业程序,以确保进料确实收到。 2、应有适当的储存场所,以确保存货的安全。 3、应建立存货永续记录。
4、存货应每年最少实地盘点一次,以确定存货确实存在。 5、各项存货交易均须有凭证,且经适当核准。 6、应建立存货计价政策,且应每年一致。
7、呆料、余料、过时料等,应依建立之作业标准,予以适当的监定与分类。
8、应提列适当的存货损失准备。 内部控制实例 实体控制
1、存货由仓库管理员直接控制,仓库管理员对存货数量负责。 2、除仓库管理人员外,他人不得擅自进入仓库。 3、库房中之存货,应以有组织有系统的方式储存。
4、所有权非属公司所有之存货,应与正常存货隔离,并适当入账。 5、客户退回之存货应有效控制。
6、损坏、过期或不能销售之存货,应定期移出仓库。 7、存货应定期盘点:
(1)全面存货盘点至少每年举行一次。 (2)年度当中存货可采行循环盘点方式。 (3)存货盘点应制订适当之书面指令。 (4)盘点过程,应由存货控制部门人员监盘。 (5)盘点单应预先编号并适当管制。(附表九)
(6)盘点结果如与存货记录有重大差异,应重点式复点。
(7)应适当管制存货交易,如生产、运货,进料等之截止日期及凭证号码。 (8)存货盘点之重大差异应详予调查。 (9)仓库中之存货、应定期核对抽查。 会计控制
8、建立完善存货会计制度,使能正确记录存货,计算成本及评估存货价值。 9、废料、过期存货及不能使用存货应做最妥善处置并应经授权主管核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