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数学第2章推理与证明2.2.1直接证明学案苏教版选修1_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15:24: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1 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证明思路与步骤.(重点) 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一些数学问题.(重点、难点) 3.综合法、分析法的格式区别.(易混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直接证明

阅读教材P46~P48“练习”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直接证明

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这种证明通常称为直接证明. 1.综合法

(1)定义:从已知条件出发,以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为依据逐步下推,直到推出要证明的结论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常称为综合法.

(2)推证过程:已知条件?…?…?结论. 2.分析法

(1)定义: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追溯导致结论成立的条件,逐步上溯,直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吻合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常称为分析法.

(2)推证过程:结论?…?…?已知条件.

1.判断正误:

(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的过程是演绎推理.(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证明不等式“2+7<3+6”最合适的方法是分析法.( )

(4)在解决问题时,可用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展现解题过程.( ) 【答案】 (1)√ (2)× (3)√ (4)√

2.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θ-sinθ=cos 2θ”的证明过程“cosθ-sinθ=

4

4

4

4

1

(cosθ-sinθ)(cosθ+sinθ)=cosθ-sinθ=用了________(填“综合法”或“分析法”).

222222

1+cos 2θ1-cos 2θ

-=cos 2θ”应

22

【解析】 从证明的过程可知,本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证得结果,故为综合法. 【答案】 综合法

3.在不等边三角形中,a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为钝角的结论,三边a,b,c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

【导学号:97220017】

b2+c2-a2222

【解析】 要证∠A为钝角,只需证cos A=<0即可,也就是b+c

2bc【答案】 b+c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2

2

2

[小组合作型]

综合法的应用 (1)在△ABC中, 已知cos Acos B>sin Asin B,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__________.

122

(2)已知方程(x-mx+2)(x-nx+2)=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比数列,则|m-n|

2=__________.

1ba222

(3)下面的四个不等式:①a+b+3≥ab+3(a+b);②a(1-a)≤;③+≥2;④(a4ab+b)·(c+d)≥(ac+bd).其中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

【自主解答】 (1)∵cos Acos B>sin Asin B, ∴cos Acos B-sin Asin B>0,

2

2

2

2

2

∴cos(A+B)>0,即cos(π-C)>0,∴cos C<0, π

又0

2(2)设方程的四个根分别为x1,x2,x3,x4,则由题意可知,

x1=,x1x4=x2x3=2,∴x4=4.

设公比为q,则x4=x1q,

13

∴4=·q,∴q=2,∴x2=1,x3=2,

2

93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m=x1+x4=,n=x2+x3=3,∴|m-n|=.

22(3)①a+b+3=+++++≥2222222(a+b)(当且仅当a=b=3时,等号成立).

1?211?a-②a(1-a)=-a+a=-??+≤. ?2?44

22

2

2

2

3

12

a23b23a2b2a2b2

2

×+22

a23

2

×+22

b23

2

×=ab+32

③当a与b异号时,不成立.

④∵ad+bc≥2abcd,∴(ac+bd)=ac+bd+2abcd≤ac+ad+bc+bd=(a+b)(c+d),故不等式恒成立,所以①②④恒成立.

3

【答案】 (1)钝角三角形 (2) (3)①②④

2

1.综合法处理问题的三个步骤

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分析已知与

分析条件

→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

选择方向

公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

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语言,主要是

转化条件

→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时要

组织过程

有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 ↓

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

适当调整

→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

回顾反思

的选取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结论

2

2

222

22

2

22

22

22

22

22

22

2

?a+b?2≤a+b(a,b∈R);

(1)ab≤??2?2?

3

22

(2)a+b≥2ab(a≥0,b≥0).

[再练一题] 1.综合法是( ) A.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B.由因导果的顺推证法 C.因果分别互推的两头凑法 D.原命题的证明方法 【答案】 B

分析法的应用 设a,b为实数,求证:a+b≥222(a+b). 2【精彩点拨】 待证不等式中含有根号,用平方法去根号是关键. 【自主解答】 当a+b≤0时,∵a+b≥0, ∴a+b≥

222

2

2

(a+b)成立. 2

当a+b>0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a+b≥

22

2

2

(a+b), 2

22

只需证(a+b)≥?

?2?2

a+b?, ?2?

12222

即证a+b≥(a+b+2ab),

2即证a+b≥2ab.

∵a+b≥2ab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a+b≥

2

2

2

22

2

2

(a+b)成立. 2

综上所述,不等式成立.

1.当已知条件简单而证明的结论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分析法,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要证”这些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

2.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题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使问题顺利获解.

4

高中数学第2章推理与证明2.2.1直接证明学案苏教版选修1_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x0r76fn444p5c1cp2i5zpak1cslt00df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