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6:59: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压缩语段

项目 课题 第四章 压缩语段 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教学 目标 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重、 难点 教学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准备 教学设想: 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 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考点阐释: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教学 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过程 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 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 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 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内容 修改与创新 重点。 2010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 第一课时 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 一、基本常识: 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 2.特点:新、快、准。 3.要素: 最全的要素包括六个“W”——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4.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5.结构具体表现: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二、消息各部分结构写作要求: 1.标题:简明、准确概括消息主要内容。分为: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影响,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一般出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是对正文的概括,展示事实的轮廓。 3.主体: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结语:一般自然结尾,可有可无。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 三、最常考题型——标题新闻和新闻标题的拟写 1.标题新闻的拟写要求: 标题新闻 :又叫一句话新闻,用最简洁的字数最大限度地完成最主要的事实报道。包括六“W”,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六个“W” 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具体情况而定。 最常用的结构是:“何人何时做何事”。 2.新闻标题的拟写要求: (1)题文一致 :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主要内容一致 (2)新鲜引人:揭示事实中最新鲜、最有价值意义、最吸引人处,一语破的。 (3)简洁明快:保留核心内容,省去次要信息,锤炼字句,简洁明快。 (4)表现态度: 标题一般有是非、爱憎倾向。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 (5)生动活泼: 有表现力,除了告知事实,还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做到言尽而意无穷,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3.区别: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只要将最主要的事实、新鲜有价值的信息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它是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更体现一则消息的价值意义,吸引读者。 一句话新闻重在一句话中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把新闻中必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概括出来,一般采取“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的形式,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情况体现新闻要素。 典型例题 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2002年全国春招)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参考答案: 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 思路点拨 为报道拟一条标题,实际上是要求概括出报道内容的核心。这则报道介绍了油画“木美人”及其由来,评述其艺术价值,核心是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至今还不清楚”。依据这样的分析便可拟出这样的答案。 此类试题考生都有话可说,入手不难,但由于其灵活性较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得分上仍有相当难度。建议考生在平时应多读报纸,多接触一些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等,这是很有好处的。因此,首先要抓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注意标题的特点等。若将此题要求改为:将这则报导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则答案还应包括“结果”这一要素,答案可拟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有待解开。可通过比较分析,把握拟写标题与概括为一句话消息的异同。 2、将下面的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并拟订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n25436ws91xu1x81dzc4m0xd0pw4b00nj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