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①铁架台(带铁圈)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石棉网 ⑥蒸 发皿⑦漏斗⑧胶头滴管⑨托盘天平⑩坩埚钳(11)酒精灯。 实验步骤:
一、 有效预习P87—— 88的内容。 二、 操作过程。 (1)第一步:溶解。
① 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 0克粗盐。 ② 溶解:用50ml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 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 ______ 搅 拌,一直到粗盐 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 的粗盐质量,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 克粗盐。
第二步:过滤。
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 ____ ,滤纸要紧贴 ______ ,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 _____ :②过滤时,倾倒未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 ________ ,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 ____ 。 第三步:蒸发。
①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 _______ 里,用 ________ 加热,加热过程中,
用 ___________ 不断搅拌,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当蒸发皿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步:计算产率。用 _________ 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 到 _____________ 中。将提纯后的精盐与溶解的粗盐作比较,计算出 精盐的产率。 师生小结:要记住哟
1. 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 2. 四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a、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b、过滤:引流液体
c、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d、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3. 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① 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②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4. 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 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 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③转移固体时 固体可能洒落等。产率偏高的原因:①称量时多称了 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5. 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