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5 10:4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业5 特种铸造与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

专业__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5-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分型面是为起模或取出铸件而设置的,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所用的铸型都有分型面。 (× )

2.铸造生产的显著优点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铸件。为了获得铸件的内腔,不论是砂型铸造还是特种铸造均需使用型芯。 (× ) 3.熔模铸造一般在铸型焙烧后冷却至600~700℃时进行浇注,从而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因此,对相同成分的铸造合金而言,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可小于金属型和砂型铸件的最小壁厚。 (O ) 4.为避免缩孔、缩松或热应力、裂纹的产生,零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所以设计零件外壁和内壁,外壁和筋,其厚度均应相等。 (× )

5.零件内腔设计尽量是开口式的,并且高度H与开口的直径D之比(H/D)要小于1,这样造型时可以避免使用砂芯,内腔靠自带砂芯来形成。 (O )

5-2 选择题

1.用化学成分相同的铸造合金浇注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铸件。设砂型铸造得到的铸件强度为σ砂;金属型铸造的铸件强度为σ金;压力铸造的铸件强度为σ压,则(C )。

A.σ砂=σ金 =σ压; B.σ金>σ砂>σ压; C. σ压>σ金>σ砂; D.σ压>σ砂>σ金。

2.铸件上所有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均应有斜度。当立壁的表面为加工表面时,该斜度称为 ( A )。

A.起模斜度; B.结构斜度; C.起模斜度或结构斜度。

3.在铸造条件和铸件尺寸相同的条件下,铸钢件的最小壁厚要大于灰口铸铁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原因是铸钢的(B )。

A.收缩大; B.流动性差; C.浇注温度高; D.铸造应力大。

5-3 应用题

下列零件采用砂型铸造生产毛坯,材料为HT200。请标注分型面;在不改变标定尺寸的前提下,修改结构上不合理处,并简述理由。

11

1.托架(图5-1)

图5-1

12

2.箱盖(图5-2) 3.轴承架(图5-3)

图5-2 图5-3

13

作业6 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基础

专业__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6-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压力加工是利用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零件或毛坯的一种方法。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理论上认为金属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其体积是不变的。 (O ) 2.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 ) 3.将化学成分和尺寸相同的三个金属坯料加热到同一温度,分别在空气锤、水压机和高速锤上进行相同的变形,其变形抗力大小应相同。 (× ) 4.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将产生变形。应力小时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应力超过σs时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有弹性变形存在。 (O ) 5.只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才会发生回复和再结晶。没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即使把它加热到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也不会产生回复或再结晶。 (O ) 6.塑性是金属可锻性中的一个指标。压力加工时,可以改变变形条件;但不能改变金属的塑性。 (× ) 7.冷变形不仅能改变金属的形状,而且还能强化金属,使其强度、硬度升高。冷变形也可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O ) 8.某一批锻件经检查,发现由于纤维组织分布不合理而不能应用。若对这批锻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锻件重新得到应用。 (× ) 9.对于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合金,为了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可采用降低变形速度或在三向压应力下变形等措施。 (O )

6-2 选择题

1.钢制的拖钩如图6-1所示,可以用多种方法制成。其中,拖重能力最大的是( B )。

A. 铸造的拖钩;B.锻造的拖钩; C.切割钢板制成的拖钩。

2.有一批经过热变形的锻件,晶粒粗大,不符合质量要求,主要原因是(C )。

A.始锻温度过高;B.始锻温度过低; C.终锻温度过高;D.终锻温度过低。

图6-1

3.锻造比是表示金属变形程度的工艺参数。用碳钢钢锭锻造大型轴类锻件时锻造比应选( C )。

14

A.y=1~1.5;;B.y=1.5~2.5;C.y=2.5~3;D.y>3 。

4.有一批连杆模锻件,经金相检验,发现其纤维不连续,分布不合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应将这批锻件( D )。

A.进行再结晶退火; B.进行球化退火; C.重新加热进行第二次锻造; D.报废。

5.经过热变形的锻件一般都具有纤维组织。通常应使锻件工作时的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 A );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 B )。

A.平行; B.垂直; C.呈45°角; D.呈任意角度均可。

6.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大于0.8%的高碳钢与低碳钢相比,可锻性较差。在选择终锻温度时,高碳钢的终锻温度却低于低碳钢的终锻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C )。

A.使高碳钢晶粒细化提高强度; B.使高碳钢获得优良的表面质量;

C.打碎高碳钢内部的网状碳化物。

7.加工硬化是由塑性变形时金属内部组织变化引起的,加工硬化后金属组织的变化有( E )。

A、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B、滑移面和晶粒间产生碎晶; C、晶格扭曲位错密度增加; D、A和B; E、D和C。 8.改变锻件内部纤维组织分布的方法是( C )。

A、热处理; B、再结晶; C、塑性变形; D、细化晶粒。

6-3 应用题

1.钨的熔点为3380℃,铅的熔点为327℃,试计算钨及铅的再结晶温度。钨在900℃进行变形,铅在室温(20℃)进行变形,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变形。

T回=0.3T熔点(K) (3380+273) ×0.3 =3653 ×0.3 = 1096(823 ℃) T再 =0.4T熔点(K) (3380+273) ×0.4 =3653 ×0.4 = 1461(1188 ℃) T回(823 ℃)< 900℃< T再(1188 ℃)所以为温变形

铅 T再 =0.4T熔点(K) (327+273) ×0.4 =600×0.4 = 240(-33℃) 所以铅在室温(20℃)进行变形为热变形

2.圆钢拔长前直径为φ100mm,拔长后为φ50mm,试计算锻造比y。 y=F0/F=(100/50)2=4

15

(完整版)《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n8mk1uyki4g4gh0kzl91od1e2lms500xz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