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某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部分,用于指导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选址、设计、施工建设、排放及管理等工作。
某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本指南推荐的处理技术模式,工程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应按照本指南相关内容执行。
省内其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可参照本指南开展相关工作。
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地区不适用于本指南。 2 编制依据
本指南内容参考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0?178号)
《关于发布<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20号)
《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豫政?2010?64号)
《某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豫政办?2011?56号)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 5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
《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9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GB5023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 《玻璃钢-聚氯乙烯(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HG2052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0) 《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4752)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HJ526-2010)
— 6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HJJ/T54-93)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0-2011)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 3 术语和定义 3.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为目的,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开展相关整治工作。整治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臵、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其他突出环境问题。 3.2 农村生活污水
指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不包括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工业活动(如村办企业、农产品加工、集中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
— 7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
3.3 黑水
指厕所冲洗粪便的高浓度生活污水。 3.4 灰水
指除冲厕用水以外的厨房用水、洗衣或洗浴用水等低浓度的生活污水。 3.5 合流制
用同一管道收集和输送农村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3.6 截留式合流制
在生活污水处理前设臵截流管道,少量雨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截留管道进行污水处理后排放,超出管道负荷的雨水通过溢流管道直接排放。 3.7 分流制
用不同管道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3.8 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
针对村庄人口数量较大、污水排放量较大、城市管网不能覆盖的情况,对一定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较大范围的管网进行收集,输送至指定地点,并进行处理的方式。 3.9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针对村庄人口数量较小、污水排放量较小、不适合或不需要大范围铺设污水管网的情况,以单户、联户或街区为单位进行就地污水处理的方式。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