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9 0:39: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 B.锻炼 C.榜样 D.修养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实际锻炼法的概念 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都是从各个方向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答案】A

【解析】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术语,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共鸣,深入体会来访者的做法、情感。“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移情。

4.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答案】D

【解析】关键期是由劳伦兹提出来的,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题中所述为发展关键期。最近发展

期由维果茨基提出,指个体在成人帮助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生长高峰期是指个体发展的某一时期身高、体重等飞速发展的状况。“少年期”一般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5.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教师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把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获得中得到满足,属于认知内驱力。 6.小学生在学校发生轻微烫伤后,教师应及时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烫伤处冲冷水降温 ②脱去烫伤处的衣服 ③送医院处理 ④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 ⑤直接包扎烫伤处 ⑥涂抹烫伤药物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对于学生轻微烫伤的处理,可先在烫伤处用冷水冲洗,物理降湿,再脱去烫伤处的衣物,最后涂抹烫伤药物,送医院处理并通知家长来校等是对重大烫伤事故的处理措施。烫伤切不可直接包扎烫伤处,选项⑤错,故选B项。

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答案】D 【解析】略。

8.一般认为,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D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深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9.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 A.选好班级干部 B.组建培育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答案】C

【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T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10.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目的抽样 D.有意抽样 【答案】B

【解析】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次,再从每一层内进行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题干中按学生年龄、性别随机抽样,属于分层抽样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 的关键因素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积极的道德情感。

12.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 【答案】A 【解析】略

13.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 ) ①知识与技能②知识与兴趣③过程与方法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略。 14.课程资源指的是( )

A.教师和学生 B.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D.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答案】D

【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 15.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解析】略。

16.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

【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 1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启发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18.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范型是() A.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 C.教学模式 D.教学组织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模式的概念。

19.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买验法D.发现法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演示法的内涵。

20.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定性评价法的概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nfex4a4q06m3qp9xkwe9ersa9pruq00xa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