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工艺流程见图11所示。
立竖筋与搭接筋连接牢固
画水平筋间距
绑定位横筋
绑其余横、竖钢筋图11 剪力墙钢筋安装工艺流程图 4.4.2 操作要点
⑴ 先立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 竖筋与伸出搭接筋搭接处需绑三根水平横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1施工。 表7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项次 绑主梁底层纵向筋 穿次梁上层纵向筋 按箍筋间距绑牢 穿次梁上层纵筋 拉通线绑扎上铁下层钢筋钢筋类型 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 穿主、次梁下层纵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垫块、加马凳 按箍筋间距绑牢 拉通线绑扎上铁上层钢筋 绑次梁下层纵筋 调整墙体钢筋的位置 抽横杆 1 2 级钢筋 I 穿主梁上层纵筋 ) Ⅱ级钢筋(月牙纹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牢 C20 划板筋位置线 C25 C30 35d(30d) 45d 绑扎底板下层钢筋 55d 绑扎底板上层钢筋 30d(25d) d 40 25d(20d) 35d 3 ) Ⅲ级钢筋(月牙纹按箍筋间距绑扎牢 绑主梁下层纵筋 50d 45d
注: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搭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⑶ 剪力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毫米,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⑷ 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先浇筑柱混凝土时,柱内要预埋连接筋(或铁件),其预埋长度或焊在预埋件上焊缝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 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⑹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4.5 梁钢筋安装 4.5.1 工艺流程
⑴ 模内安装施工工艺见图12所示。
⑵ 模外安装(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施工工艺见图13所示。
4.5.2 操作要点
⑴ 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⑵ 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⑶ 绑扎箍筋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毫米。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⑷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住
图12 梁钢筋模内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 ⑹梁筋搭接毫米时可采用绑扎接梁的受拉钢筋直径大于毫米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小于2222
头。搭接长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参照表1。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4.6 板钢筋安装
4.6.1 工艺流程见图14所示。 4.6.2 操作要点
⑴ 钢筋绑扎时,单向板除外围两根筋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板上部负弯矩筋拉通线绑扎,通过预先加工好的钢筋马凳来控制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采用八字扣绑扎(方向见图15),必须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钢筋搭接范围内,除交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