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的保护》课堂实录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15: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说得非常好,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植物可以保护土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片。

出示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然后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说出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

(1)树被砍了,感到很心疼。

(2)大片森林砍了,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会受到惩罚。

(3)森林被砍,下雨产生洪水,会造成水土流失

3.组织学生讨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根据以上事实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了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组织汇报

现在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生争先回答。

学生说出:

(1)因为人们砍掉了树木,原以当暴风雨来临时

把泥土冲进了河里黄河水就变黄了。

(2)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不爱护花草树木,当有洪灾时,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3)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使土壤失去了保护作用,所以当暴雨来临,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我们共同探讨了黄河水变黄的原因,知道了土壤保护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是“土壤的保护”

四、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都非常好。请大家再利用课下时间调查土壤还会受到哪些破坏。并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下节课,我们再共同交流。

六年级上册——蚯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 蚯蚓 教学目标:

通过对蚯蚓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懂得生活中的材料随时可以拿来做实验。获得一些关于蚯蚓的知识,提高探究生命世界的奥秘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1、猜谜语。

两头尖尖相貌丑, 耳目手脚都没有, 整天工作在地下, 一到下雨才露头。 2、谈话。

(课前教师准备好一堆便于抓起的蚯蚓)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蚯蚓。”(抓起一把蚯蚓!) “谁敢上来抓一条下去?”(有一学生上台,抓了一条下去) “这个蚯蚓就归他了!”(走到学生跟前,给他发下一个塑料盘子) “还有谁敢要?”

“这么多人?你们先得说说你想要蚯蚓来干什么?” 二、观察蚯蚓。

1、整理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将主要的操作性较强的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答案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教师强调观察的方法(为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这里用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一遍

就可以了):

有目的的观察(比如找它的头和尾,找它的眼睛,比如观察它往前爬的每一个动作) 有顺序的观察

运用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借助工具(放大镜、玻璃片、纸、毛巾块、塑料垫板、尺子等) 可以将观察到的蚯蚓的主要特征画下来 注意爱护好蚯蚓,不伤害它

3、给各组发下蚯蚓,孩子们开始观察。(要求领器材的同学用手抓蚯蚓放入盘子中,一定要克服这个障碍!) 教师再发给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观察蚯蚓

( )班( )号组 外形特征 运动方式 其他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新问题

4、教师巡视指导,有必要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集体提示。 5、清理器材,归类还原:1号同学交蚯蚓(抓起来放在塑料桶里),2号同学交塑料盘和观察工具,3号同学交记录表。

6、3号同学交记录表时,领一块湿巾下去,先每个同学擦擦手,下课后再用香皂洗。

三、交流与讨论。(根据课的进度,也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教师要求各组在汇报时,与他人重复的内容就不说了。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小结第一课时的观察活动。从“我们的新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蚯蚓是否喜欢黑暗的环境。 二、设计实验。

交流与讨论: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课件: 实验目的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证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另外:达尔文做过一个实验,蚯蚓虽然没有耳朵,可是在体壁上有很多感觉细胞,只要有一点小小的震动,它就能感觉到。为保障“公平性”,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 三、各组开始实验。

为保障一个安静的环境,实验开始后,教师与学生玩“哑语游戏”:用手势告诉学生“该安静了”,用手势告诉学生“看课件”,课件引导学生用手势玩哑语游戏,同时强化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件:A、为不惊动蚯蚓宝宝,我们来玩哑语游戏。下面的这些话你认为正确的做一个“”的手势,你认为错误的做一个“”的手势。(教师静静的演示给学生看) 1、在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相同条件。 2、在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

3、我们在做一个对比实验,证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4、在这个实验中,盒内外干湿程度相同。 5、在这个实验中,盒内外温度条件相同。 6、在这个实验中,明暗程度是不同条件。

B、这里有很多关于蚯蚓的知识,一些是同学们上节课观察的结果,一些是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看完一页后请做个手势,老师再翻页。(教师演示一个OK的手势。)

四、完成实验,进行小结。

五、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生命世界的奥秘(积极观察小动物,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来自己设计实验,知道生活中的材料随时可以拿来做实验)。

六年级上册——关于电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探究不用导线连接也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发现“聚能环”电池与一般电池的不同之处。了解电池的基本构造,知道什么是短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三、增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的兴趣。

教学进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同学们请看,灯泡、电池、导线,还记得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2、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提问:“这些办法都能让小灯泡亮起来。为什么呢?” 3、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模拟电流通过的路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老师可以不用导线,也让小灯泡亮起来。你相信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先试试?”

2、学生每人一份电池和小灯泡进行实验。 3、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可能会向老师求助;或者老师轻轻地说:“需要一点提示吗?” 4、教师将靠近正极处去掉一圈外皮的电池放在投影仪上,不动声色。(培养观察能力) 5、有的孩子受到启发后开始尝试。教师:“有什么需要吗?”“剪刀!”“小心一点......” 6、孩子们继续实验。 三、发现问题。

1、慢慢的有同学获得了成功!有的同学怎么做都不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乐滋滋地在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的保护》课堂实录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nqpw6di8k8n6j4879hw6x2111f20r00ba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