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作文汇编题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作文汇编
1.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中心要突出;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参考例文】
一颗坚强的心
曾经,一不小心摔倒的我会号啕大哭。但是,现在却能够自己站起来,不会因为痛而哭泣,那是因为我有一颗坚强的心。
所谓的坚强,就是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面对大风大浪永远乐观。一颗坚强的心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然而,我就有这样一颗坚强的心。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学习了。在学习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面对这些,我们要坚强,才能克服。
记得在七年级的某次月考中,我信心满满地进了考场,认为这次一定能考好。于是,在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过于紧张,挺放松的。但是,结果不怎么好。在发试卷的时候,看着别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面对这么差的分数,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原本的自信心也烟消云散。但我并没有放弃,心里默念着一句话:“这次失误了,没关系,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一直努力想把成绩提高。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后面的一次月考中有所进步,还好当时我没有气馁。我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还有一回,放学晚了,天空黑沉沉的,还飘着几丝细雨。早上妈妈说好来接我,但这时却不见她的踪影。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心里不禁一酸,好想哭。在以前,我 会默默流泪,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位翩翩少年了,哪能这么容易掉眼泪。“我要坚强。”我轻声对自己说。于是,我独自一人,在路灯的照耀下,撑着伞,走了回家。一路上倍感凄凉,回家后,却发现只有弟弟一人在家,还是不见妈妈。我问了问弟弟才得知妈妈去接我了。但我都回来了,妈妈还没到家,想必一定在校门口默默的等待吧。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之后才知道,妈妈真的去接我了。由于天黑,妈妈没有看见我,碰巧的是,我也没看见妈妈,于是我们擦肩而过。之后,妈妈回来了,看着她满脸的雨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看着妈妈为了我这么辛苦,我暗下决心:“以后尽量不用妈妈接送。”是什么让我下了如此决定?很简单,因为我有一颗坚强的心。
我有一颗坚强的心,能够接受挑战;我有一颗坚强的心,能够享受生活;我有一颗坚强的心,能够面向未来。
成长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然而,如果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就一定能勇往直前。 【解析】【分析】以“一颗________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结合材料分析,可考虑“勇敢、坚强、纯洁、感恩、宽容、奉献、善良、奋斗、进取”等充满正能量的词语。以“一颗勇敢的心”为例:通过记叙一个故事,即为记叙文,表现“勇敢”的主题;也可以对自己对“勇敢的心”的思考,即是议论文。选择自己擅长文体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时命题人知给出题目的一部分,现有考生按照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在进行写作,他兼顾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在写什么,后写什么。
2.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一)题目:想起你的好 文题(二)半命题作文
岁月匆匆,我们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感恩,少了一份淡漠;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自私;多了一份责任、理解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将“今天,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550字。 【答案】 略
【解析】【分析】(一)“想起你的好”属于全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想”要求写记忆中的内容,“你”是第二人称代词,可以是某个人,当然也可以是某件物。如果写某个人,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个人如何的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如这个人如何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激励自己等,可以从他们或社会的角度来写,如写这个人的无私奉献等,可以具体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写作时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补题的过程就是确定立意和选材的过程。引导语中已经给出了例子,可以直接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写另外的内容。比如补题为“今天,我多了一份感恩 ”,就要通过对表现以前的你如何的不知感恩,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学会了感恩。要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自己的变化,最后能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变化。
【点评】(一)本题考查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二: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三:精心选材。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四: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二)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
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在因素带来的繁杂、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纠结、胆怯、难堪……做好一份职业不容易,兑现一份承诺不容易,改变一个习惯不容易;说声对不起不容易,站上领奖台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可以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未必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与收获,值得珍藏。
请以“ 真的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诗歌、戏剧之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 【参考例文】
长大真的不容易
天真的我总是期盼着快快成大,成为一个自由的大人。可是在这个长大的过程中,充满了无数的酸甜苦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小时候的我,可以说是胆小如鼠。路边突然蹿出一条小毛狗,我就吓得跳起来,赶紧躲到爸妈的身后。弟弟把一幅“鬼怪”图递给我看,我整个人就像是石化了似的,赶紧把画重新塞到弟弟手中,捂着脸,看也不敢看一眼。看了动画片中的女巫,我就吓得直打哆嗦,晚上还会作噩梦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和一帮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奉化原动力学校。校园里到处设有刺激而极具挑战项目:极限攀岩、跨越断桥、游击队冲锋等,挑战项目真是精彩无比。 教练先把我们带领到“跨越断桥”边,这是一个勇气挑战项目。我从下往断桥望去,断桥中间整整有一大块是没有桥面的。我赶紧牵住妈妈的手,“这,我可不行,万一掉下来了怎么办?”妈妈安慰说:“没事的,有绳索绑住了你,就是掉下来了也没事。”
我还想再找点儿借口放弃挑战,可妈妈已经勇敢地迎接挑战了。只见她全副武装,拉住绳索,没有半点犹豫,两脚轻松一跃,已经轻而易举地成功站在了断桥的另一端。我们禁不住叫到“漂亮!”。再看后面一位女同学,她站在断桥的边缘,迟迟不敢迈出一步,一边摇着头,一边对她的爸爸妈妈哭诉:“我不行的,我不挑战了。”说着,“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
但哭泣只是属于胆小鬼的“专利”。我前面的其他小伙伴都挑战成功了。我看着他们的表现,默默为自己打气加油鼓劲。终于轮到我了,我看了看断桥,它似乎正轻蔑地看着我说:“就你还想长大,我还是奉劝你一句,长大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长大,比登天还难的啊!”这时,爸爸妈妈和小伙伴在一边为我不住地加油呐喊起来。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一沉,决心一下,轻盈一跃,眨眼便轻松地站在了断桥的另一头。这一跳还赢得了教练的表扬,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的掌声和赞扬声不时响了起来。我心里非常激动,终于迈过了心中的那道坎。
原来,我也行啊!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不放过“真的”。顾名思义,所谓“真的”,与“假的”构成反义词,是指分量十足、实实在在、名副其实的。因而,要很好地表现出“真的”,就得让阅卷老师看就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能够引发思想的共鸣、感情的共振。同时,“真的”,在语气、语调上,还有感慨、抒情的意味,有种经历过后的“顿悟”“明白”“庆幸”之意。“不容易”。它隐含着艰难、艰辛的意思,说明事情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而是要全力以赴,费九牛二虎之力的。同时,考生还应把这种艰辛的历程写出来,包括把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表现出来。结合这些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补充部分可以是名词,例如妈妈、老师等;可以是形容词性的,例如做好真不容易;可以是动词性的,例如做个好学生真不容易等。最后,将整个题目综合起来分析,“——真的不容易”包含了某件事做成之后的总结、梳理与回望,有艰难困苦,更有成功之后的喜悦、激动、骄傲与自豪。文章注意详略安排,层次要清晰。
【点评】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容易自己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下面就此问题谈四点策略。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考生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二是文体的要求。
2、拓展思维,筛选补题对象
许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往往难于开掘出更大的补题空间,因而也就无法补好题目。
3、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
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二是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 4、寻求展示,争取补题有利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够使考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助,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
4.作文。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 【参考例文】
惊喜
“信!你的信!”一个同学飞快地向我跑来,手一扬,一个灰褐色的信封飘飘扬扬地落在我的书桌上。
我满腹疑惑地捡起了这封不知从哪儿来的信,仔细一看,上面用一种墨蓝色的笔写着“你的新朋友:廖慧杰……”一行清秀工整的字迹。我又轻轻地、万分小心地撕去了信的封头处,顿时,一张洁白的信纸显露了出来。我急忙抽出信纸,摊开,抚平。“哇!”我不禁开心地大叫了起来:“真的是一封信!一封真实的,来自远方的一位新朋友的信!”我沉浸在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自豪、幸福与惊喜中,一时挣脱不出来!
这时,旁边的几名女生听到了我兴奋的叫喊声,也都饶有兴趣地走了过来,传阅这封来自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的一封书信。只见她们先是比较平静地看着,不一会儿,便个个儿都瞪大了眼睛,惊讶地注视着我,张口结舌地问道:“戴越,这真是别人寄给你的?”她们的张口结舌增加了我因惊喜而产生的自豪感。我眼睛里放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嘴角很明显地向上翘起,自信而又自豪地说:“当然是她寄过来的啦!这还能假的了吗?!”
时间似飞箭,一转眼,就到了放学的时候了。我把信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很仔细地看着,生怕一阵风吹过来,会把它吹飞了似的。
很快到了家,我把这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了老爸。老爸听后惊讶万分,瞪圆了眼睛盯着我,盯得我心里直发虚。半天,老爸才说这几句话:“好厉害呀!这么小就有人给你写信和你做笔友了!我这么小的时候,不但没人给我写信,还留了一级呢!说不定那些给你写信的人都是你的粉丝呢!”
老妈回来后也夸奖了我几句,并说这真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我真是兴奋极了!简直是一蹦三尺高呢!
这个惊喜,是那么地让人意想不到,让人没有一丁点儿思想准备,让人震惊,让人自豪!总之,一句话,我喜欢这个惊喜!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惊喜”用来表示在没有事先预知的情况下,突然获得某件心仪的物品或突然遇到某件奇妙的事情。在叙事过程中,应突出“意外”“不期而遇”这一特定情境,“惊喜”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为了使行文显得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除了常用的顺叙手法,还可以采用倒叙和插叙。应捕捉生活中真实而又典型的细节,突出从“惊喜”的小事中折射出的人物的情感,在点滴中见真情。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需要明确它的体裁和人称。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其次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5.作文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和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