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综合测试
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2.下列与细胞物质转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相对含量 D.生物大分子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作为实验材料 B.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分离 C.该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D.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5.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④大量失水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6.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高中生物 必修1 1 / 7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a过程 B.若是小鼠肝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C.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D物质会减少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选择透过性
8.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9.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与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1和图2分别表示正常人与患者肺部细胞部分物质运输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 必修1 2 / 7
(l)①________是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根据________(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 (2)由图1可知,氯离子通过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________浓度,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图2可知,由于________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 (4)图示说明了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10.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如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图中________(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________的伸缩性大。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________。
(7)实验结论是________。
11.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
(l)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试剂甲处理后 试剂乙处理后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________。 (2)如图是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
? ? 膜蛋白名称 血影蛋白 锚蛋白 ? 处理后红细肌动蛋白 血型糖蛋白 ? 带3蛋白 带4.1蛋白 ? ? 胞影的形状 变得不规则 ? ? ? ? ? ? 还能保持 高中生物 必修1 3 / 7
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水解,通过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
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________的作用。
12.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如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该部位的表皮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根表皮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此时,该细胞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吗?________。 (3)现提供0.3g/mL的蔗糖溶液、1mol/L的硝酸钾溶液、1mol/L的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均比一般细胞液浓度大),紫色洋葱,显微镜。请你选择一种正确的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你对第(2)题第二问的判断。 实验步骤;
①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________;
②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平展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细胞先出现________,后慢慢________。 实验结论:由此证明了________。
高中生物 必修1 4 / 7
第4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Na?逆浓度梯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根据题干中“将细胞质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
分子结构,B正确;Na?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2.【答案】C
【解析】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主动运输和囊泡运输都消耗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C正确;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而DNA不能,D错误。 3.【答案】C
【解析】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A错误;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分离,B错误;该实验通过观察处于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状态,可用于探究细胞液浓度大小,C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则吸水能力越强,二者呈正相关,D错误。 4.【答案】A
【解析】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A错误;水分子、气体、甘油和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于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吸收K?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5.【答案】B
【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浓度差。如果细胞是死细胞,则细胞膜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K?和NO?均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离子,因3此,将细胞放入KNO3溶液后,细胞可能先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故选B。 6.【答案】C
【解析】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运输物质M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C正确;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改变,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a过程表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根毛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增加,从而促进a过程,A正确;小鼠肝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运输方式
高中生物 必修1 5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