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2:37: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将全球二氧化碳检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升空。

②据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能力。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

③中国成功发射的首颗碳卫星,是现实环境的迫切需求。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已经上升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依然呈上升qū shì,地表温度也在逐年升高。温室效应正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看来,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本次发射的碳卫星,它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以大气二氧化碳遥感监测为切入点,利用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测设备,通过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验证系统,定期获取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大气二氧化碳反演精度将优于4pmm(百万分比浓度),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因此,本次中国发射的碳卫星,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科技含量高。

⑤同时,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首先是科技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能力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其次是由各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其中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总体,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有效载荷,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二氧化碳反演验证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行。

⑥中国发射成功的首颗碳卫星,是全球同类卫星的第三颗,它对我国乃至全球通过检测到碳的排放量,而后治理环境,减少温室效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李加洪“持家先要有账本”,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地球家园治理好。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qū shì ( )

15.第⑥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6.阅读第②-⑤段,简要概括说明内容。(6分) (1)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碳卫星是有重要意义的。

(2) (3) (4) 1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将使我国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能力。

B.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 C.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未来可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检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 D.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其中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负责有效载荷。 18.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哪段来呢?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升高,表面温度持续上升,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14、趋势(2分)

15、治理环境,减少温室效应(1分),先要检测到碳的排放量(1分) 16、(2)中国成功发射的首颗碳卫星,是现实环境的迫切需求。(2分) (3)中国成功发射的首颗碳卫星,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科学含量高。(2分) (4)中国成功发射的首颗碳卫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立项实施,各研究中心通力合 作的结果。

17、B(4分)

18、放在第③段,(1分)

因为这段文字写的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升高,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将带来的危害,(1分)与第③段写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上升引发的温室效应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说明内容是一致的。(2分)也与第④段首句照应。(1分)

2017年初三二模静安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硅化木——不朽的森林(有删改)

①公元645 从天竺返归大唐的玄奘法师,带回了三样宝物:佛经,舍利子,以及产自西域、质如磐石的“神木”。当时人们觉得,木头变为顽石,是很神奇的事情。

②这种“神木”就是硅化木,也称硅化石。硅化木确实是树木所变,不过它的形成并非靠神通点化,而是自然“造化”。当树木在火山喷发中被火山灰掩埋,或是淹没在富含硅质的地下水中,与氧气隔绝让它们免遭细菌分解,火山灰或水中的二氧化硅就会逐渐渗入树木,一点点代替原来的有机质成分,直到把树木变成化石。比起那些在地下高温、面压中成为煤炭的史前植物,硅化木经受的“试炼”要柔和许多,但主要成分却从碳变成了难以燃烧的硅。化学成分虽然改变,硅化木仍大致保存了树木的原有模样,树皮、木质部, 甚至年轮、蛀眼等都清晰可见。

③最古老的硅化木,出现在近3亿年前的二叠纪地层,也就是吟柏、苏铁等具有木质部的“裸子植物”兴起之时。从那时直到恐龙灭绝后的新生代初期,硅化木中的二氧化硅, 主要是玉髓、石英这样的结晶形态。而年轻一些的、距今5000多万年之内的硅化木,其中的二氧化硅还没有完全结晶和失去水分,往往以蛋白石的形态存在。

④作为植物化石,硅化木是宝责的科研材料。从硅化木身上,科学家能了解到许多史前植被、气候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推测出它们当年所处的生态环境,硅化木一般还留存着树木原有的植物纤维结构,并含有少量未硅化的物质,可供研究远古植物的细微构造。

⑤由于许多硅化木产自恐龙时代,有时也会紧挨着恐龙化石一起发现。新疆奇台县的硅化木一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版的“侏罗纪公园” 一一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硅化木群,还出土了多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奇台所在的准噶尔盆地气候温暖,河湖密布,云杉、柏木、银杏等组成了枝繁叶茂的森林,各种恐龙穿梭其间。其中一些树木被裹挟泥沙的洪水迅速掩埋,在地下形成化石,又经由 长的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逐渐重见天日。昔日张牙舞爪的恐龙,亿年后的枯骨化石无 不倒伏在地,而无数棵硅化木,却能够傲然挺立,比恐龙还要威风。

15.以下对第①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出说明对象硅化木 B.介绍了硅化木的原产地在西域

C.具体说明唐代以来我国对硅化木已有研究 D.“神木”“神奇”强调了硅化木的贵重价值

16.阅读第②段可知,标题中称硅化木为“不朽的森林”,“不朽”是指 “

”。

能够不朽,则是因为:(1) “ ” (2) “ ”(6分) 17.文章第②至④段主要从口□ □ □、不同形态和口□□□等方面对硅化木进行了介绍。(4分)

18.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硅化木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有二氧化硅

B.硅化木的主要成分是硅和碳 C.最古老的硅化木产自恐龙生活的时代 D.少数桂化木保留着原有的植物纤维结构 19.请具体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 题(18分) 15.A(2分)

16.硅化木仍大致保存了树木的原有模样(,树皮、木质部,甚至年轮、蛀眼等都清晰可见。)(2分)⑴与氧气隔绝让它们免遭细菌分解⑵火山灰或水中的二氧化硅就会逐渐渗入树木,一点点代替原来的有机质成分/主要成分却从碳变成了难以燃烧的硅(每点2分,两点顺序可换)

17.形成过程/演变过程/形成原理;科研价值/科研意义(每点2分,两点顺序可换) 18.A(3分)

19.用恐龙枯骨化石和硅化木作比较,突出了(1分)硅化木在亿年后依然挺立 的特点(1分),呼应了标题“不朽的森林”(1分)。

2017年初三二模青浦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①蒺藜科四合木属于落叶小灌木,是草原化荒漠区强旱生植物,是1.4亿年前古地中海孑遗种,目前仅存1万公顷左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称其为“植物大熊猫”。 ②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5-6月。四合木果期是7-9月,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有些人也把四合木称为“油柴”。这种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③四合木的主要分布地内蒙古乌海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强烈,年均降雨公1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很低,植物种类很少,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nx4231lj47f1wl0k4bu3bj0w6iihw013l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