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2.能够感悟词的意境。 3.背诵、默写这首词。 4.掌握关于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5.能够领会词人的雄图大略、深谋远虑和赤胆忠心。 6.能够鉴赏怀古讽今的写法。
一、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副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的,写谁的?如何理解?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tuō zhòu)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三:知识掌握及课堂拓展练习 1.填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我国 时期爱国词人 的作品。 是词牌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都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是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词人。
其词现存620余首,题材多样,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以豪放为主,发展了苏轼的词风。有词集 。 (2)注释:
风流: 。
金戈铁马: 。 草草: 。 北顾: 。 可堪: 。 (3)高考名句集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 【2002年全国卷】
想当年,金戈铁马, 。【04年高考江苏卷 05年福建】 凭谁问, , 。 2.选择
(1)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是借代用法的是 (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典故分析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孙权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舞榭歌台”体现的是东吴歌舞升平的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B刘裕
(1) 出身如何? (2) 当年是何时,怎样的场面? (3) 联系背景,说说词人对他的感情?
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C刘义隆
(1) 为何会失败? (2) 影射什么事? (3) 采用这个典故的目的?(希望当局采取什么政策?)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D佛狸祠
(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 E廉颇
(1)作者与廉颇有何相似之处? (2)下面我们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结尾它所蕴含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4.课堂之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怀古咏史词,查找资料,理解此词并写一段赏析,从用典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