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确定会议名称
有些会议的名称是固定的,如代表会议、办公会议等,有些会议的名称则是不固定的。会议名称应当根据会议的议题或主题来确定,做到名副其实。会议的名称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会议主办单位的名称;(2)会议的主题;(3)会议的类型。会议名称要用精练的文字高度概括出会议的主题,使人一目了然。如: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㈢确定会议的规模和规格
会议规模与规格的确定依据是会议的内容或议题。内容和议题需要多大的规模就上多大的规模。同时,应当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来确定会议的规模与规格,即中、小规模,中、低档次的规格能够解决问题的,尽量不上大规模和高规格。
㈣提出参加会议的范围或人员名单
在确定会议规模与规格的基础上,提出参加会议的范围或人员名单。这就是说,多大规模、何种规格档次的会议应当由何种层级或何种身份的人参加。在拟定会议范围或人员名单时,将真正应当参加会议的人员列入名单,无关人员应排除在外。
㈤确定会议时间与会期
会议召开的时间要由单价瓣领导人员来确定,也有的是办公室先提出建议,再由领导来决定。会议时间长短庆根据会议内容来考虑,安排会期力求高效,宜短不宜长。
5
㈥确定会议场地
会议地点和场所,要结合参加会议的人数、交通和会议效果来综合考虑。最常用的是本部门的会议室或下属单位的会场,也可能借用其他部门的会议室;至于大型的、重要的会议则可以放在政府采购定点的宾馆、饭店。地点的选择,应避免交通堵塞,既要考虑领导到会的交通方便,也要考虑到与会人员的出行方便。会场要根据参会人数的多少来确定,会场不能过小,使人感到压抑感;会场也不能过大,座位疏散,容易造成与会者精神不集中,影响会场气氛。选择场地,也要符合“八项规定”,必须兼顾成本费用的开支。
㈦发出会议通知
各项会议通知,必须简明扼要,包括会议名称、内容、会期、时间、地点、与会人员范围。
注意事项:1、先落实会场,后发通知;2、时间要具体,最好写明年月日上午或下午几时几分;3、会议对象要周详,会议开到哪一级、哪些单位派什么人,该参加的不要遗漏,切忌含糊不清,起草通知时都应当周密考虑,把工作做得越仔细越好。
㈧会议材料准备
1、印制《会议须知》。即:会议日程,会议代表名单,会务联系人,注意事项等。2、需要编组的要提出小组召集人、讨论地点。
6
3、要印制会议证件的,要求及时印制,如出席证、列席证、工作证、就餐证、请柬等。
㈨会议材料的分发
发放会议文件材料应当注意,尽量避免把许多资料一起堆积发放给与会代表。特别是秘密程度比较高的,一定要编号分发;需要后收回的,应当标注会者的姓名,按人装封递送。领导的讲话材料,可按照会议进程现场分次分发。
㈩报名和报到
报名很重要,参会者是否到会,能否及时报名,直接影响会务制发证件、排列座次、准备文件、安排食宿和交通工具等一系列会务工作。
报到是落实参会人员是否到会的重要环节。未报到的未及时报到,应抓紧时间联系,催促到会,需要调换的要及时落实调换人及时到场。重点参会人员不能到场的,要掌握情况,及时向领导报告。
(十一)会场布置
会场布置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会议,会场布置有不同的形式,尽可能反映出会议的中心内容。工作部署性会议力求庄严隆重;庆祝大会要有喜庆热烈;座谈会显得和谐融洽;报告会需要简单朴素;纪念会要求隆重典雅;追悼会会场则应当庄重肃穆;日常工作会一般应简单适用。
7
会场布置形式用得较多的还是正方形、长方形、回字形、T型、U形、扇形等。是否设置主席台,一般而言,各种代表性会议及全局性工作会议,会场应设主席台。是否设讲台,根据需要而定。有些会议需要领导(主席台)靠近代表的,可以用一条桌子置于面对代表席就行了(T型)(但有一细节请注意:可考虑主席台的桌子宽于代表会议桌)。会场是否使用会标、横幅、张贴标语等,应根据会议内容和情况需要提出建议,在得到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具体会务包括以下几点:(1)悬挂会标、徽记、旗帜等。(2)设置主席台,落实主席台领导,安排座次,设置发言席,摆放席卡、话筒,并保证音响效果。(3)确定会议桌摆放形式,明确划分会场区域,并使与会者明确。(4)保证照明、通风、录音、录像、空调设备齐全、有效。(5)摆放适量花卉。
(十二)座次排列
会场座次,面对主席台来说,有前后左右之分,根据会议代表的构成合理地排列,可按行政区划、部门排序、会者职级等要素安排。会场可以发放“座次表”;需要领奖的代表可安排在会场的右侧入座;重要代表可安排前排座位。座位排列有:横排法、竖排法、左右排列法、S排列法。
用得多的还是左右排列法,即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交错扩展排列座位。中国传统习惯以左为上,排在第一位的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