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4 3:15: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4.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B.缺乏创新和逻辑 D.与农业息息相关

25.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该材料主要表明( )

A.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 B.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 C.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 D.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

26.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27.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28.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

29.“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0.“德廉美修道院”是16世纪著名作家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该修道院规定“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人人都可富有钱财,自由自在地生活”“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这些规定是( )

A .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 .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 .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31.(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提出的主张对后世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并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张及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2.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材料一: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 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

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材料三: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

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6分)

(3)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但宋代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把中国带进近代化?(4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 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上画着

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4分)

搜索更多关于: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1 的文档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odko4ujw60n19a8hrgx9da6a52gje00h0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