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9:24: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识图分析,图中Ⅰ是无机环境,代表大气中的CO2,II、III是消费者,IV是分解者。 【详解】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中①⑦⑧)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图中②③④⑤⑥)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A正确;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根瘤菌是消费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于②,而不是⑥,C错误;图中由生产者、Ⅱ、Ⅲ消费者可以构成捕食链,而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的组成,D错误。

26.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 C.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21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详解】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生物种类的多少来体现,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沙漠强,故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C错误;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短 C. 丙瓶加盖与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D.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则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瓶中小鱼较多易造成溶解氧减少,因此小鱼很快死亡的原因是瓶内小鱼数量过多,故A错误;由于乙瓶在散射光下,成分齐全,比例恰当,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故B错误;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故C错误;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下获得能量输入,故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缸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

- 22 -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29.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人类活动不会改变湿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 C. 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 D. 梭鱼草和风车草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态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湿地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B错误;

C、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不同的分布是由于地形不同引起,体现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梭鱼草和风车草存在竞争关系,如阳光,D错误。 故选C。

30.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 23 -

A. 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96×105J/(cm2·a) B. 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 C. 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0.85%

D. 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详解】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3.27×10-1.31×10=1.96×10J/(cm·a),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散失的能量才是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

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存在种间信息传递,如青草的绿色可以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食信息,B错误;

C、生产者的同化量为2.31×107 J/(cm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1.96×105J/(cm2·a),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96×10÷(2.31×10)=0.85%,C正确; D、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无机物,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表示某人在饥寒交迫时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5

7

5

5

5

2

- 24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oera2jrd98xswm2yhl07916095ebr009d8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