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的探索
作者:青岛市编办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5期
2008年8月,中央编办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并将青岛市确定为全国评估体系建设4个试点省市之一,先行开展试点工作。青岛市编办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创新,注重实效,积极探索,目前已完成了评估制度的建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选择了3个行政机关和其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评估,取得了理想效果。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首先要完整准确、系统全面地反映被评估单位的职能、机构和编制的配置及执行情况、履职情况、部门间和内设机构间的关联协作情况、在编在岗人员及其岗位适应性情况等,这样才能为评估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系统的数据。 2、通用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除了要反映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共性特征外,也要对被评估单位的职责运行过程、运作机制、流程节点,以及所创造的机构编制执行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等独具特色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反映,这样才能提高指标体系的使用价值。 3、导向性与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要正确地体现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过程中职能履行、体制机制等影响较大、较重要的要素,同时又要使各项指标成为被评估单位对其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自检的工具,提高自觉解决机构臃肿、职能交叉、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得到广大机关干部的认同。
4、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力求做到各项指标内涵明确、重点突出,有较好的可测性和可操作性。对一些定性的指标,采用菜单式选项,事先设定好相关内容,便于单位直接选择;对一些量化指标,细化了备注说明,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这样才能使这套指标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
1、机构编制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主要职责、编制数额、实有人数、借调人数、部门领导职数、内设机构、下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的基本情况。评估方案的各项指标都与其相关联。
2、主要职责变化情况。主要包括划入的职责、转移的职责、加强的职责、新增的职责、取消的职责及其调整时间、主要依据和落实情况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主要职责的变化情况。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设立后,其职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会出现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些相应的调整。评估时,必须掌握历次调整的时间、主要依据和落实情况。否则,难以对机构编制的配置及执行作出正确的认定和判断。
3、主要职责运行情况。主要包括每一项职责的承担处室、约占目前工作量、发展趋势、是否与其他部门(单位)交叉及调整建议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主要职责的运行情况,可以使评估人员了解承担该单位每项职责的内部责任处室和占该单位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以及每项职责与外单位职能交叉情况、发展变化趋势和调整建议。
4、工作人员情况。主要包括每名工作人员的个人简历、所在处室、调入时间、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现岗位适应性、本部门曾工作处室、近3年考核情况和借调人员的借调单位、累计借调时间、帮助工作处室及帮助工作具体内容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人员的人力资源状况。由此可以使评估人员对该单位实际工作人员的配置情况和人员的执行能力作出基本判断,进而结合其他评估指标作出编制配置的综合认定。这些指标由被评估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填写,可避免被评估单位单纯强调人员能力和素质不高,片面要求通过增加编制增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对人员能力素质的判断和认定,需要评估人员在实地评估时,结合实际予以评价。
5、内部机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内部机构的名称、职责及变化情况、领导职数、编制数额和近三年的实有人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内部机构的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的基本情况。
6、内部机构职责运行情况。主要包括该内部机构承担职责分解后每个单项业务的承担人数、合作处室、流程、完成时间、近3年工作量、业务交叉情况和每一单项流程运行的节点、参与人数及完成时限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被评估单位内部机构所承担职责的运行状况。由此可以使评估人员对该内部机构职责运行的工作量、层次、耗时和人员使用情况作出判断,并对编制配置和执行情况作出相应评价。 (三)评估指标的参考要素
1、被评估单位的年度考核情况。年度考核情况是对该单位履职履责情况的整体评价。与反映该单位内部执行机构编制情况的定性指标不同,这一因素是从事关全局的角度对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的判断和认定,可以帮助评估人员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判断当前编制配置的合理性水平。在实地评估时,要注意收集该单位及内部机构的年度总结和相关信息。
2、不同单位间办公条件及信息自动化方面的差异。在信息时代,此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单位工作效率和人员需求。忽视差异而使用同一标准评估不同单位,不仅有可能使评估结果产生偏差,甚至会导致对机构编制实际配置效果的错误判定。
3、同类区域同类机构的机构编制配置情况。了解和掌握同类区域同类机构的机构编制配置情况,在横向上进行比较,有助于评估人员作出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的判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