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国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上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CT因其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已经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目的是用多层螺旋CT全腰椎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出椎间盘图像,并在矢状位、横轴位多向观察。以替代传统只扫描椎间盘层面的椎间盘横轴位直接成像方式,使突出的椎间盘显示更直观,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扫描对象 回顾性分析148例16层螺旋CT扫描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其中男96例,女52例,年龄18~71岁,平均45.5岁。有两例同时作CT造影检查。
1.2 扫描设备及参数 采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16层螺旋CT扫描机,Brilliance2.0板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各向同性扫描参数:矩阵512×512,FOV300 mm,螺距:0.938,重建层厚1 mm。
1.3 扫描及后处理的方法步骤 ①扫描范围上起自腰1椎体,向下包括部分骶椎;②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以获取薄层轴面图像数据并输入工作站中;③以正中矢状面图像作定位图像,分别重建出平行与
各间盘的横轴位像,层厚2 mm,层间隔2 mm,每一间隙建4~6
层;④以冠状面像作定位像,重建腰椎矢状面像,层厚2 mm,层间隔2 mm,建10~14层;⑤严重腰椎侧弯患者,横轴位重建时,以冠、矢状面同时作定位像双定位法,即先将定位十字线交点移至间盘中央,分别于冠、矢状定位像上调整横轴线使其与间盘方向平行,这样就可得到标准的横断面像;⑥所有图像需经2位工作10年以上CT室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分析,同时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