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电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 解析:B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此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闭合,故B正确;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闭合,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所以,电路中若有电压电路,但不是通路则会没有电流,故C错误;只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运动的电荷不一定形成电流,故D错误,故选B.
2.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u>2f,即40cm>2f,焦距大小为f<20cm,故A错误;
B、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故B正确; 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手掌用水平压力将A压在竖直墙面上,当压力为40N时,手掌与A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掌对A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A对手掌没有压力的作用 C.A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D.若手掌不动,要将A竖直向上抽出至少用力20N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掌对A的压力等于A对手掌的压力,手掌对A的压强等于A对手掌的压强,故A、B错误;A下滑时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为10N,所以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若将A竖直向上抽出,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因为摩擦力仍为10N,所以拉力为10N+10N=20N,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运动和力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 )
A. B.
C. D.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所以此电路中电流表短路,且是一个串联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故此电路中的三个灯泡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故该电路中的三个灯泡并联,故C符合题意; D.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故此电路中的三个灯泡串联,故D不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打四个玻璃杯时,酒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可以区别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
6.为了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让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使燃料燃烧得比较完全
B.在设计与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C.尽量减少热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C.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D错误,符合题意. 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解析:B 【解析】 【详解】
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在冰熔化完以前,温度是相同的,故选B。
8.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A.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都不会触电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根据家庭电路连接规则,结合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和测电笔的使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为220V,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故A错误;
B.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所以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孔氖管不发光,插入插座的右插孔氖管发光,故B错误;
C.三孔插座已接地,当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这样能,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开关S断开时,虽然灯泡不发光,但火线没有被切断,所以人接触b点会触电,a在零线上,所以接触a点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9.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 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色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
B.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符合题意;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固体的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不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不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7.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