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阅读与作文训练(1)
班级 姓名 一.朗读描写夏天的优美语段、诗句,并写一写。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似乎要散发全部的热量。 它晒软了柏油马路,晒红了行人的脸膛,晒卷了路边的树叶,晒得庄稼低下了脑袋,晒得花儿躲进叶子里。泼盆水到地上,地面便刺啦啦地响,像干渴的人一下子就喝干了一盆水似的。
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酷 夏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街上的柳树像得了病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 );枝条一动也
懒得动,( )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 )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跟天上的灰气联结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 ),骡子的( ),柏油路仿佛要晒化了,一切显得那么寂静。 1.选择下列词句填在文中括号里。
鼻孔张得特别大 干巴巴的 吐着红舌头 无精打采 在枝上打着卷儿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憋气: 寂静: 3. 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下来。
4.全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景物?请仿照例子写出三种景物来(例:着了火的地)。 《春》(节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照样子,摘录词语。
甜味儿:
繁花嫩叶: 2、摘录句子。从文中中找出比喻句、拟人句各一句,抄在下面。
比喻句:
拟人句:
3、选择代表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应和”这个词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 ①yìng hé ②yìng hè ③yīng hè
(2)“??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宛转”的意思是( )。 ①(说话)温和而曲折 ②(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3)“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引号里的部分是( )
①对话 ②格言 ③古诗 (4)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②花下成各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4、读节选第1段,想想哪些是作者看到听到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 ”划出作者联想的部分。
5.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我最喜欢的季节是 ,我会从 等几方面来描写它。
描写季节的方法:首先,要细致观察,抓住季节的特点;其次,要做到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最后,要展开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写法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