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教案
目录:
说明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教育与小学教育 第三章 学 校 第四章 学 生 第五章 教 师
第六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七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八章 课 程 第九章 小学教学工作 第十章 课外活动
说 明
一、《小学教育学》学科性质
1、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专业必修课程及学位课程。
2、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小学教育现象,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
1
3、小学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的范畴,相对于教育学一级学科而言,它是一门二级学科。
学好小学教育学,掌握小学教育规律,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师范生,传授给学生有关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实践能力]
3、结合知识教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受学生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道德品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精神,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反映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2)要联系小学实际,充分反映现代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及其
2
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质量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传授给师范生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训练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并加强教学中的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适度性原则。从高师院校实际出发,照顾师范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论述教育理论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难点适当分散。内容力求充实具体,理论阐述既要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5、系统性原则。加强本课程与《心理学》、《教材法》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为教材法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根据高师教学计划规定,小学教育学课程一学期完成,教学时数共约为60学时,其中讲授时数为54学时,余6学时供见习、课堂讨论及自由伸缩之用。
在每章内容提要之前,对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作简要的说明,以帮助师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抓住重点,突出关键,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五、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黄济等主编《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3
1、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汉澜 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叶 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5、陈桂生, 《教育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 6、邱永渠,《教育基本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7、黄 济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8、蔡勇强 黄清 李建辉,《基础教育学》,厦门大学 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要求]
绪论由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起来。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发展情况,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学的学习途径与方法。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