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结构:
意识 — 心理结构的表层,能够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心理结构的中层,没有觉察,但可以唤醒 的意识中来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包括本能及原始冲 动和被压抑下去的记忆、动机、需要等,
随时都企图得到满足。
二、人格结构
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三、心理动力
心理活动的驱动力是一种能量,来自生物本能。
早期 生本能:个体保存。 性本能:种族延续。
后期 生本能:
死本能:攻击、侵犯等
四、心理发展
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或区域的满足,构成 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
1、口欲期 (0--1) 2、肛欲期 (1--3) 3、生殖器期(3--5) 4、潜伏期 (5--12) 5、生殖期 (12岁以后)
五、适应观点
人对环境的适应,会采取各种应对方式。
1、变相宣泄:性本能通过“隐性梦”来变相宣泄。 2、自我防御:指个体面临冲突或挫折时,在其心理 活动中具有自觉后不自觉地解脱焦虑, 以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
焦虑分为三种(根源不同)
1、现实性焦虑 2、神经症性焦虑 3、道德性焦虑
防御机制: 压抑 投射 臵换 反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