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的消息
中原路小学 顾戎姝 华鸣
【训练内容】
读懂诗歌内容,学习抓景物特点的方法,尝试儿童诗的创作(或者学写一段
话),以此赞美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过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捉住它, 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1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训练意图】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体裁的形式之一。
《春的消息》这首儿童诗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金波创作的。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春风、春水、小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充满了韵律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结合第六册教材的第一篇习作《春天来了》,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诗中描述的春天景物,写一段话赞美春天的美丽;对于一些对文学创作比较感兴趣的,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写一、两节儿童诗,学做一回小诗人,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训练过程】
1.一读诗歌,说说诗歌共有几节,哪些景物告诉了我们“春的消息”?
(提示:诗歌共6小节。 “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和田野里的小草”都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报告着春的消息。 作者写的这些景物都是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 2.二读诗歌第一节,说说说说作者是怎么描写春风、春水的。
(提示:春风——摇绿枝条 ; 春水——漂泊鸭毛 ) 3.三读诗歌第二至六节,学习作者的表达形式。
(提示:表达形式基本一致,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来写。) 4.四读诗歌,想想春天的到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提示:感受到作者迎接春天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5、五读诗歌,感受诗歌带来的韵律与节奏的美。
(提示:这首诗的韵律美——押韵,韵脚是“ao”。诗歌不仅是语言的美,也有韵律的美,形式与节奏的美,因此读起来琅琅上口。)
2
【自我操练】
要求:学写一、二节儿童诗或者是一段话,赞美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生作品】
1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小树冒嫩芽, 桃花枝头笑。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花园里。 蜜蜂采蜜忙, 彩蝶花间舞。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小河里。 水声“哗哗哗”, 鱼儿自在游。
2
春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看,小草已经钻出了泥土,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小树也不甘落后,在春风的吹拂下,抽出了一根根柔嫩的枝条。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纷纷绽开笑脸┈┈芬芳扑鼻的花香惹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留恋忘返。
(学生作品提供者:中原路小学 顾戎姝)
3
风,染红了桃树的花朵,
3
雨,滋润了新生的万物。 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让我们迈开轻巧的步伐, 像小鹿在快乐地奔跑。 跑到东,跑到西, 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
看到第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嬉戏,
它吸引着我的目光。 我兴奋地捉住他们, 又满怀希望的把它们放掉。
看到第一簇樱花绽放, 我禁不住快乐和喜悦。
我和小伙伴们又能在“樱花雨”下追逐嬉戏。
来到青山绿水之间, 听,小河叮咚叮咚地唱歌, 唤醒了整片山谷。
走累了,我就坐在草坪上, 头顶那明媚的春光。 既不寒冷也不酷热, 照在脸上温暖又舒服。
(学生作品提供者:五角场小学 王月霞)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