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能充分感悟实验探究过程,让他们都有分享和承担实验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通过实验教学这一重要手段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现在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探索活动一般由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等几个步骤组成。在实验探索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时,很多教师为了教学的顺利推进,害怕节外生枝,直接把学生往质量这儿引,甚至直接说出来。这实际上属于“半旧半新”的探究模式,要形成“全新”的探究模式,应该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猜想,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学生列举了以下猜想:与形状、材料、颜色、质量、位置等有关,虽然教师知道有的猜想是错的、无关的,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权、发言权,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猜想,因为学生毕竟是刚开始学物理,刚开始进行探究实验,多一些忍耐,多一些激励很重要,要回归到实验探究的本味上来,否则就是为传授知识而进行的假实验,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猜想,把实验探究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分别进行,然后讲解数据的分析方法并汇报实验探究成果。像这样的实验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动手、讨论、思考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通过实验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可以从有意识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丰富刺激环境,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此我们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竞赛,现场抽课题并实验。例如:有这样一个实验课题:若身边有天平、小刀、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装有足够多水的烧杯、橡皮擦。请你选用以上器材设计出几种测橡皮擦密度的方案并实验。再如:给你一个饮料瓶还可以配选一至两种生活中常见器材,你能做哪些物理实验并现场展示?实验竞赛中像这类课题不少,实验时思路不同,方法也就各异,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去实验,不仅能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实验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扩大他们对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作为物理教师,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以实验教学为主渠道,有目的、有计划的逐步深化,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做细、做全、做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