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物 质 、元 素、 分 子、 原 子 的 相 互 关 系 组 成 物 质
7、 物 质 的 分 类
混合物: 例 如 空 气、 盐 水、 海 水、 石 灰 水 等 金属单质:铁、铜、铝、 银 等 物 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碳、硫、磷、氧气、 氮 气 等
稀 有 气 体 单 质:氦 气、 氖 气、 氩 气 等
纯净物: 氧化物: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化 合 物 : 其 他 : 氯 酸 钾、 高 锰 酸 钾、 碱 式 碳 酸 铜 二、 元 素 符 号
1、 写 法:⑴ 一 个 字 母 要 大 写;⑵ 两 个 字 母 要 前 大 后 小。
2、 读 法: 汉 字 名 称, 例 如 铁 元 素 常 读 作 “ 铁 ”
3、 元 素 的 分 类 及 规 律:
⑴、 金 属 元 素: 带 “金 字 旁”( 特 殊: 金、 汞 ) 例 如 铜、 锰 等。
⑵、 非 金 属 元 素: 带“ 石 字 旁” 例 如 碳; 带“ 气 字 头” 例 如 氧 带“ 三 点 水” 例 如 溴。 ⑶、稀 有 气 体 元 素: 周 期 表 的 最 右 边 都 带“ 气 字 头” 例 如 氖。 4、 表 示 意 义: ⑴ 表 示 一 种 元 素; ⑵ 表 示 该 元 素 的 一 个 原 子。 例 如 H ⑴ 表 示 氢 元 素; ⑵ 表 示 一 个 氢 原 子
4H 表 示4 个 氢 原 子, m Fe 表 示m 个 铁 原 子 第 四 节 化 学 式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一、 化 学 式
1、 定 义: 用 元 素 符 号 来 表 示 物 质 组 成 的 式 子。 例 如 水 的 化 学 式:H2O
注 意: ⑴ 一 种 物 质 只 有 一 个化 学 式 ,⑵ 有 些 化 学 式 还 能 表 示 物 质
分 子 的 组 成, 这 种 化 学 式 又 叫 做 分 子 式。 例 如 氧 气(O2) 2、 单 质 化 学 式 的 写 法 与 读 法:
⑴ 金 属 单 质; 铁 (Fe)、 铜(Cu)、 铝(Al)、 银(Ag)、 钠(Na) 等。
⑵ 固 态非金 属 单 质; 碳(C )、 硫(S )、 磷(P ) 等 ⑶ 气 态非金 属 单 质; 氧 气(O2) 氮 气(N2)、 氢 气(H2)、 氯 气Cl2) 等 元 素 宏 观 概 念 只 讲 种 类 不 讲 个 数 微 观 概 念 既 讲 种 类 有 讲 个 数 构成 构 成 构 成 同类原子 分 子 原 子 ⑷ 稀 有 气 体 单 质: 氦 气(He)、 氖 气(Ne)、 氩 气(Ar) 等
3、 化 合 物 化 学 式 的 写 法 与 读 法: ⑴ 氧 化 物:SO2 SO3 CO2 CO Fe3O4 P2O5 MnO2 NO2 MgO HgO CuO 等
写 法:氧 化 物 氧 在 后, 原 子 个 数 不 能 丢。
读 法:“ 几 氧 化 某” 例 如 五 氧 化 二 磷 等( 原 子 个 数 为1 时 一 般 不 读 )。 ⑵ 金 属 元 素 和 非 金 属 元 素 组 成 的 化 合 物:NaCl KCl ZnS MgCl2
写 法: 金 左 非 右, 原 子 个 数 不 能 丢。
读 法: 某 化 某 例 如 上 面 读 作 氯 化 钠、 氯 化 钾、 硫 化 锌、 氯 化 镁
二、 相 对 分子 质 量
1、 定 义: 化 学 式 中 各 原 子 的相 对 原 子 质 量 的 总 和。 2、 实 质: 是 一 个 比 值, 没 有 质 量 单 位, 国 际 单 位 为 一。
3、 根 据 化 学 式 的 有 关 计 算: ⑴ 计 算 物 质 的相 对 原 分子 质 量 例 题1 求 二 氧 化 碳、 碱 式 碳 酸 铜 的相 对分子质 量
解:CO2 的相 对分子 质 量 = 12×1 + 16×2 = 4 4
Cu2 (OH)2CO3 的相 对分子质量 = 63.5×2 + (16+1)×2 + 12×1 +16×3=221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 ··+ ·· ⑵ 计 算 组 成 物 质 的 各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例 题2 求 五 氧 化 二 磷 中 两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解: 五 氧 化 二 磷 中 磷 、氧 两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是 31×2 ∶16×5 = 31 ∶40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相 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 ⑶ 计 算 化 合 物 中 某 一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例 题3 求 二 氧 化 碳 中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解:二 氧 化 碳 中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 O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2 ×100%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
16×2 = ×100%
12×1+16×2 = 72﹒7% 元 素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原 子 个 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化 合 物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⑷ 计 算 物 质 中 某 元 素 的 质 量 某 元 素 的 质 量 = 物 质 的 质 量 × 某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例 题 求 2 0 克二 氧 化 碳 中 含 氧 元 素 多 少 克 ? 解 :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20×72..7% = 14.54 克 ( 接 上 题 )
4、 化 学 式 的 表 示 意 义:
⑴ 表 示 一 种 物 质;⑵ 表 示 物 质 的 组 成 元 素;⑶ 表 示 物 质 中 各 元 素 的 质 量 比;⑷ 表 示 物 质 中 各 元 素 的 原 子 个 数 比;⑸ 表 示 物 质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分 子 式 还 能 表 示 物 质 的 一 个 分 子 )。
例 如 水 的 化 学 式(H2O) 的 表 示 意 义:⑴ 表 示 物 质 水; ⑵表 示 水 是 由 氢 元 素 和 氧 元 素 组 成; ⑶表 示 水 中 氢 氧 两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为1 :8 ; ⑷表 示 水 中 氢 氧 两 种 元 素 的 原 子 个 数 比 为2 :1 ; ⑸ 表 示 水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为18 ; ⑹ 表 示 一 个 水 分 子。
初中化学第二章检测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12 O:16 Cl:35.5 N:14 Fe:56 K:39 Mn:55 H:1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共48分) 1、发生化学变化时,主要实质是
A、 分子之间距离发生变化 B、 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
C、 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D、 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下列有关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 原子中不存在着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3、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原子量 D、核外电子数 4、 某气体与氧气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8,该单质气体可能为 A、CO B、CO2 C、Cl2 D、N2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 B、氯化氢 C、三氧化硫 D、氧气 6、 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A、H B、H2O C、2N D、CO2
7、 氧化物组成元素为m种,含氧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为n 种,则m与n的关系为 A、m等于 n B、 m 小于 n C 、 m 不小于n D、无法确定 8、 化合物是
A、一定是含氧元素的纯净物 B、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 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 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 ,原子量之比为 7 :2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Y B、X2Y3 C、X3Y2 D、X3Y4 10、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洁净的空气 C、液氧 D、铜绿
11、下列各组元素的元素符号中,由两个字母组成,且第一个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碳、铜 B、钠、氖、氮、汞 C、金、铝、银、氩 D、硅、硫、磷、钡
1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 A、Al2(SO4)3 B、Al(NO3)3 C、Fe(NO3)3 D、Al2O3 二、填空题 (共22分)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钠元素 (2)三个磷原子 (3)两个氧分子 (4)氮气
(5)硫化锌 (6)两个三氧化二铝分子 (7)氩气 (8)铜
2、化合物HnXO2n的式量为M,则X的原子量是 3、5Fe(OH)3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是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5、 写 出 下 列 符 号 中“2” 的 表 示 意 义:
⑴ 2Mg ⑵ 2 Fe3O4 ⑶ CO2 ⑷ O2 6、写 出 下 列 粒 子 的 名 称:
⑴ O2 ⑵ H ⑶ 3Cu ⑷H2O ⑸ 4KClO3 三、计算题 (共20分)
1、 160吨含Fe2O360%的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
2、 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
(1)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2)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多少克高锰酸钾与245克氯酸钾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3、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H4,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求
(1)R的原子量
(2)RH4的式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