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山东潍坊市中考地理试卷_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7:02: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A. 暴风雪

【答案】B

B. 冰山 C. 严寒 D. 巨浪

【解析】解: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冰山,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海域。 故选:B。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北冰洋的自然环境特点,牢记即可。

10. 如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

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10-12题。 a-e河段落差可能为( )

A. 300米 B. 260米 C. 200米 D. 150米

. .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a点海拔在650米~700米之间,e点海拔在450米~500米之间,a-e河段落差可能为(650米~700米)-(450米~500米),即150米~250米之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11. 如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

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10-12题。 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

A. a~b

【答案】C

B. b~c C. c~d D. d~e

第10页,共33页

.

【解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河流a~e段中,c~d段等高线最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最惊险刺激。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 如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

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10-12题。

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

A. 甲地

【答案】C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地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最宜修建移民新村。依据题意。 故选:C。

.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 如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矿产资源和大城市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

15题。

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地势平坦

【答案】C

C. 北部高南部低 D. 东北高西南低

【解析】解: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入海洋,因此可知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故选:C。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第12页,共33页

2018年山东潍坊市中考地理试卷_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pz8b82cwq6gjog0oh073pit886azp004t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