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设计 余姚市实验学校 朱潮海 课 题 2.1在观察中比较 课 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教 学 准 备 科学概念目标 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大小。 【教学难点】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为学生准备:每组四只大小不同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表扬鼓励为主 这样的指导能行吗?如若不行,则采用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指导。需要根据课堂观察来决定。 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一、聚焦 1.情境导入。 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老师有四只恐龙模型,它们编号1、2、3、4。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队。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如果排队意见不一致,在表格中记录自己的想法。 (4)如果有多种比较方法,记录表格第二行、第三行中。 2.学生领取恐龙模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 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3.学生上交恐龙模型,养成整理习惯,有助于交流。 c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