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工期
施工总工期: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福安溪北洋隧道机电与通讯工程的总工期为90日历天。在施工工期内完成所有系统的整体调试,整理竣工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计划,严格确保此计划。并在施工总体计划基础上,制定安装工程进度控制点,在此控制点上细划施工进度计划。
二、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总体计划
总控计划 阶段计划 月 计 划 配套保证计划 周计划 日计划 由总控计划编制相应施工计划、阶段计划和月计划,由阶段和月计划制订周计划,再由周计划制订日计划,层层落实总控计划。
(2)为保证总控计划的实施,应制定以下配套计划:材料、设备送审、订货、进场计划;施工机具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加工件的加工计划;调试计划;验收计划;培训计划。
三、施工进度监控及动态管理 1、施工进度监控办法
(1)根据网络计划关键线路工程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按旬、月检查进度偏差。
(2)根据工程管理曲线计划完成与实际完成百分数,按旬、月检查进度偏差。 (3)根据进度偏差,进行进度趋势预测。 2、施工进度计划动态调整
(1)通过对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趋势预测,发现在那些具体部分出现了问题,查明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确定需要采取的补救措施。
(2)在进度计划中,并非所有的工作都会直接影响进度,只需对那些重要的、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和那些可能转变为关键工程的任务发生较大偏差
时,才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3)采用建立临界曲线的方法,即在制定工程管理曲线的同时,在其两边制定两条临界曲线,作为容许的差异限制。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要求不相符时,只要进度差异始终保持在临界曲线的范围以内,则不需采取特殊的补救措施。 如果种偏差超过了容许的临界曲线范围, 则要全面检产生偏差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计划,以求限制偏差的进一步发展,并使总进度按原计划继续付诸实施。
3、进度报告
(1)在中标通知书签发日之后 28 天内,按监理要求的格式和细目,向监理提交工程进度计划,取得监理的批准。
(2)每月末向监理提交当月工程进度完成情况和与批准计划的偏差,以及下月工程进度计划。
(3)工程的实际进度与已取得批准的最新进度计划不符时,对进度计划进行一次修订,并取得监理的批准,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
第十章 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 第一节 系统总体架构
1、本工程隧道监控系统采用综合监控的方法,实现多专业综合,多功能集成,多系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实现对外信息互通。
2、本工程管理模式为监控中心—外场设备,因此,隧道监控由监控中心、各隧道外场监控子系统构成。
3、监控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和CCTV系统构成。
4、监控外场设施主要包括PLC控制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风检测控制系统、照明检测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系统。
第二节 系统总体功能
一、信息采集
系统可以接受隧道检测设备送来的各种数据(交通量、速度、占有率、环境温度、能见度、一氧化碳浓度等)以及火灾报警装置、紧急电话系统等传来的信息,通过用户接口将事故情报输入监控中心计算机。
二、数据处理
1、执行火灾报警信号的数据处理; 2、执行超高报警信号的数据处理;
3、执行一氧化碳、能见度、风速、液位等检测数据的处理,并进行检测数据的超限报警;
4、执行光强检测数据的处理;
5、执行车辆检测信号的处理,系统判为事故时,系统可通过用户接口通知值班操作员通过视频确认后加以处理。
三、显示
1、设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监视器等显示隧道内外交通运行情况、交通事故、火灾现场等各种信息、图表及设备的工作状态。
2、可以对隧道内及隧道出入口进行视频监视,同时在本地监控站进行实时录像。
四、统计查询和报表生成
系统可以进行统计、查询,并打印出所需要的各类报表和资料。包括:控制方案及操作方式报表,各种事故、火灾信息报表,操作命令,设备工作状态等。
五、数据档案存储
1、监控中心计算机能完成系统每日的备份和重要文件的存档,并带有时间记录,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复制每日的数据或调出历史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工作。
2、每一事故事件的详细情况,如时间、地点、事故类型、持续时间、值班员姓名等数据均应记录在案,对每一类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处理方法也应同时记录在案。
六、设备监测
1、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可以不间断地定时检测系统内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当外场各终端设备发现非正常运行时,设备监测程序就能向操作员发出信息。常见故障和异常有:非正常数据(所传数据大大偏离正常值)、执行单元不显示、无确认信号、通信故障等。
第三节 监控中心系统
监控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配套设施、软件系统等组成。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
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各种功能单元终端工作站、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打印机等组成。系统关键设备主要职能如下:
1、数据库服务器
用于存放管理监控系统的各种数据,存放监控系统数据库,保存和备份监控系统各种数据和历史数据;数据库存放的信息包括:
(1)变电所参数:用电负荷、运行状态数据、故障、告(预)警信息等(自动采集);
(2)各种隧道设备的工作状态反馈信息(含水泵、风机等)(自动采集);
(3)环境参数:CO、VI浓度、光强/辉度、水位值等(自动采集); (4)交通参数:规定时段的交通量、车流速度、车道占有率等,车行方向、交通事故记录等(自动采集);
(5)车道信号灯显示的反馈信息(自动采集);
(6)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显示的反馈信息(自动采集); (7)隧道摄像机画面等(自动采集);
(8)紧急电话呼叫信息:呼叫时间、地点、次数(自动采集); (9)火灾参数:火灾确认信号、时间、地点、联动设备反馈信息(自动采集);
(10)、操作员输入的事件事故信息(手工输入)。 2、服务器:
通过服务器设备,获得设备监控、交通监控和火灾报警等系统的下层设备所需的隧道中的各种信息。
3、各种功能单元终端工作站
实现各种管理功能,为专用信息输入、输出提供人机接口,实现专门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