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的[拓展与应用]中的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评价题中的经典题之一,抓住上述的评价要素,就会言之有物:由实验原理“Cu+2H2SO4(浓)
SO2↑+CuSO4+2H2O、2Cu+O2
2CuO CuO+H2SO4== CuSO4+H2O”可知,乙方案明显的要比甲方案好,原因是:相对于甲方案,乙方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不使用浓硫酸,安全性要好;制取等质量的硫酸铜使需要的硫酸量要少,从而节约了药品;等。至于前面的[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评价]中的问题,抓住[实验与事实]进行分析就可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说明,由[实验与事实]可知三个猜想中只有②是正确的,并由实验事实、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不仅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还应该生成水。由于是用足量的浓硫酸与铜反应,所以反应后的残液中含有浓硫酸,如果直接倒入少量水中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规范解题]
例4.② 不能 不正确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或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 乙方案 不使用浓硫酸(或节约硫酸、不污染环境)
2008-03-25 人教网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新趋势
关注和把握中考命题新趋势,对于促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提高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近年部分省市中考典型试题为例,窥视2008年中考化学命题新趋势,供同学们备考复习时参考.
一、命题趋向趣味性
从医药、食品、保健品、饮品等生活真实问题或趣闻史实中取材,设计出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考题是中考命题的方向.
例1.(2007年重庆市)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3)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写化学式) . 二、命题趋向时代性
以新科技、新材料等时代性的最新科技成果为素材设计考题成为中考的新热点,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信息,增强时代感和责任感.
例2.(2007年南京市)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三、命题趋向实践性
检测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并考查基本的化学素养如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及误差分析等,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是中考的基本功能.因而对实验等实践性内容的考查定会加强.
例3. (2007年湖北咸宁)你认为下列实验测得的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为6.24 B.用托盘天平称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 5g C.用l0mL量筒量取8. 5m1.某溶液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四、命题趋向探究性
科学探究试题让同学们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同学们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这是当前的热门试题.
例4.(2007年湖北鄂州市)假如你是空气质量观察站的人员,发现一些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正不断剥蚀。请根据这一情况,探究石灰石不断剥蚀的原因,你假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作出上述假设的根据是什么?作为空气质量观察员,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五、命题趋向创新性
以信息给予题、设计题等方式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设计新装置、发现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是近年中考题的亮点之一.
例5. (2007年荆州市)某市的“二期课改”中,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是一种新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据此回答: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 (2)1mol硝酸中含有 个H原子,含有 个N原子。
(3)右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1mol 氧气分子中含有 个电子.
六、命题趋向开放性
开放性试题是指答案不惟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主要包括试题开放、解题过程开放、答案开放、表达方式开放等类型.此类试题主要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
例6. (2007年太原市)2005年国家质监局发布公告:禁止生产或进口有害的DEHA(C22H42O4)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市场上保鲜膜的种类较多,要保证食品安全,必须注意识别.
(1)DEHA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DEHA是一种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使用不当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2)塑料保鲜膜不宜包装热的油炸食品,因为高温时保鲜膜中增塑剂分子更容易从保鲜膜进入食品中.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全世界每年生产、使用约上千万吨保鲜膜,使用后成为塑料垃圾,为了保护环境,你提出的一条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命题趋向综合性
有的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以考查学生不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的是涵盖化学设计、计算等综合性内容,题型则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
例7. (2007年常州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 ;B: 。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 ;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答案:1、(1) Fe + 2HCl=FeCl2+H2↑ (2) ① 3 Fe +2O2
Fe3O4② C+O2
CO2 (3)
NaCl、
FeSO4,2、C 3、A 4、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酸性气体能与石灰石反应,大量的酸性气体能显著地腐蚀石灰石;提取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样品;将适量的空气样品通入蒸馏水中;用pH试纸测通入空气样品后的蒸馏水的pH和未通入空气样品的蒸馏水的pH,并进行比较;5、(1)不同;(2) 4×6.02×1023(或2.408×1022) ,2×6.02×1023(或1.204×1022),(3) 16×6.02×1023(或9.632×1022) 6、(1)3, 11∶21,有机物
(2)高温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3)少用塑料制品(或用可降解塑料等,合理即可)
7、(1)A:分液漏斗 B:锥形瓶(2)②在装置II中装满水后再进行制取, 2KMnO4
K2MnO4+MnO2+O2↑(3)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合理即可)
2008-05-05 人教网
氢氧化钙考点聚焦
一.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例1.已知金属钠与金属钙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钙排在钠前面,但实事上
钙与水反应远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试从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相应的碱”应是氢氧化钠,钙与水生成的“相应的碱应”应是氢氧化钙,二
者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有很多,逐一分析会发现,与本题有关的是溶解性上的差异。
答案: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金属钙的表面,使反应速率减慢。
例2.小华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是:Ca(OH)2大于NaOH,
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用饱和石灰水。请你对小华同学的结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石灰水和NaOH溶液均易与CO2反应,但有两点区别:(1)常温下NaOH的溶解度大,而Ca(OH)2的溶解度小,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远远大于饱和C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浓NaOH溶液吸收CO2的量多。(2)石灰水与CO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浑浊,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而用NaOH溶液吸收CO2。
答案:虽然等质量的Ca(OH)2和NaOH相比,Ca(OH)2吸收CO2的质量大于NaOH,但常温下NaOH的
溶解度远远大于Ca(OH)2的溶解度,故通常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二.考查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例3.已知澄清石灰水中存在水分子、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某同学对澄清石灰水进行探究,想知道哪
种粒子能使指酸碱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及内容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 CaCl2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解析:我们知道澄清石灰水中的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排除水分子和Ca2+能使酚
酞溶液变红的可能,从而得出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结论。 答案:
三.考查氢氧化钙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例4.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浸泡
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该物质是____________。(2)石灰水可使鸡蛋
不
变
质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能与新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的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酚酞溶液变红色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a2+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