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4. 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妈妈到子群超市买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边看边思考:这样的消费者文明吗?你觉得有哪些不文明的购物习惯?
2.揭示课题《买东西的学问》第2课时。 二、新知探究。
(一)看一看,说一说。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1.学生自行观察,并说说这些购物习惯好吗?如果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思考: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这样的购物行为吗? 3.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如:明确表示不能试尝的商品,却悄悄地试尝;在不讲价专柜买商品时,为了讲价争得面红耳赤;把小件商品放在大商品里,逃避扫码付钱……
4.看到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 5.师小结。
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1.学生自由默读 p33 案例。
2.辩论:你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吗?为什么?
老师总结: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新的商品不能打开包装,作为消费者就不能强行打开,而且还非常不礼貌,不是一位文明顾客。
3.写一写: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文明顾客的语言: 文明顾客的行为: 三、课堂总结。
购物的学问很多,我们要掌握购物的技巧,也要在购物时讲文明。做一名文明的购物者,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四、作业延伸
找一找你身边的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并对有这样行为的人进行劝诫。 板书设计
4 买东西的学问 购物讲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