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作者 崔健双 习题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4:31: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ITU-T蓝皮书G.707建议SDH的第一级比特率为155.52Mb/s,记作STM-1;四个STM-1按字节同步复接得到STM-4,比特率为622.08Mb/s;四个STM-4同步复接得到STM-16;比特率为2488.32Mb/s;四个STM-16同步复接得到STM-64,比特率为9953.28Mb/s。

SDH网的STM-N帧结构如图2.10所示。其中每一帧共有9行,270×N列,N=1、4、16或64之一,每字节8bit,帧周期为125μs,帧频8kHz(每秒8000帧)。字节的传输顺序是从第1行开始由左向右,由上至下。

SDH的帧由段开销(SOH)、管理单元指针(AU PTR)和信息净负荷三部分组成。段开销是供网络运行、管理维护的一些附加字节。占用9×N的1-3和5-9字节部分。管理单元指针是一组用来指示信息在净负荷区的具体位置。信息净负荷区域是各种信息存放之处。 18 试说明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有什么区别?

差错控制编码(抗干扰编码)是在原始数据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冗余)码元,接收端通过判断监督码元的变化情况来获知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其基本原理是:原始数据码元序列本来不带规律性,但通过差错控制编码让其产生规律性并发送出去,接收端则根据这一规律性对码元序列进行检测,一旦出现违规情况,就认为出现了传输错误。

检错编码只具有检错功能,即接收方只能判断出所收到的数据是否有错,但不能判断出哪些是错误码元。检错编码通常采用反馈重传技术来纠错。

纠错编码不但可以判断出是否有错,而且能够判断出错误的准确位置并加以自我改正。因而纠错编码需要比检错编码增加更多的冗余码元。 19 举例说明循环冗余校验的原理。

循环冗余校验编码(CRC)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抗干扰编码方法。CRC编码是在发送端利用一个生成多项式G(x) 对一组信息码元进行整除运算,得到一组位长为r位的码元作为校验码,附加在该组信息码元之后一起传送。接收端也利用这个生成多项式G(x)对收到的该组全体码元(包括附加码元)进行整除运算,若余式结果为0,则将接收到的全体码元去掉校验码(尾部r位)就得到原始的信息。

举例:g(x)=x4+x3+x2+1 (多项式系数是11101),信息码是110,产生的CRC码是10010,发送的码元是110,10010。

11101|11110101数01011001101011001001100余0

用产生的CRC码110,10010进行反运算,得到的应该是110,即原始信息码元:

11101|11110101余数111110011010110011111000

20 ARQ和FEC有什么不同?

反馈重传(ARQ)是检错编码最常用的纠错方法,反馈重传的过程是:将消息分组后,对每一组信息进行编号,接收方一旦检测出某组信息有码元传输错误,就会通知发送方再次发送该组信息。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接收正确或达到某个发送计数值为止。

前向纠错(FEC)是一种既能够检错发现传输错误又能够自动将其纠正的一种差错控制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实时通信系统中,它不需要存储信息,也不需要反馈信道,但是

所选用的纠错编码要复杂得多。

信源编码器正向信道译码器信宿(b) 前向纠错信宿信源反馈重传前向纠错正向信道前向纠错反馈重传反向信道(c) 混合纠错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1 电话交换的概念模型是什么样的?电话交换机的功能模型是什么样的?

话机(a)两部话机之间的连接用户线交换机中继线交换机中继线话机话机交换机中继线(c)多个交换机交换机(b)单个交换机

用户线终端接口接续信令终端接口中继线信令控制信令 2 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电话交换技术的进步已经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电子交换和程控数字交换四个主要阶段。

3 电话交换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信 令 设 备用户线用中中继线户接口换网络

4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硬件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控 交继接口 制 系 统用户线用户电路用户线用户电路数字交换网络中继电路至中继线信令设备话路部分控制部分扫描器网络驱动器中央处理器维护终端远端接口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硬件主要由话路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话路部分由数字交换网络、用户电路、中继电路、扫描器、交换网驱动器(网络驱动器)和信令设备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为参与交换的数字信号提供接续通路。

控制部分由中央处理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远端接口以及维护终端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控制程序,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5 如何实现时隙交换?

要完成时隙交换,需要用到T接线器。

SM011TSM...TS2TS1TS023...TS11...TS23......话音存储...TS11...TS23...器01TSM...TS1TS08...TS8...TS1......SM话音存储...器TS1...TS8MW按照时钟把TS0-TSM顺序写入SM011123MCM(a) 时钟写入控制读出...23...11...R按照CM内容选择读出SM按照CM内容把TS0-TSM选择写入SM018MW8...1......MCM(b) 控制写入时钟读出R按照时钟把SM内容顺序读出控制存储器控制存储器

时分接线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读出控制方式,另一种是写入控制方式。以读出控制方式为例,从SM读出话音时隙时对读出顺序进行控制,如图3.7(a)所示。读出控制方式首先在定时脉冲控制下按照TS0~TSM的顺序把输入复用线上各个时隙的话音数据写入到SM单元,与此同时,每一个时隙要与交换去的单元地址写入到CM单元中。例如, 时隙T23要与T11交换,在SM的第23个单元写入TS23数据的同时,在CM的第23个单元要写入SM的第11个单元的地址。因为话音时隙读出时是依CM地址顺序读出的,所以当从上到下依序读到CM的第23个单元时,得到SM的11单元的地址,从中取出话音数据TS11就完成了TS11交换到TS23的过程。同理,CM的第11单元要写SM的第23单元的地址,才能把TS23交换到TS11。因此说,SM内容的读出受CM中地址的控制。 6 如何实现复用线交换?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作者 崔健双 习题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8t18vguy9y6ym8bd1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