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经》《论语》《孟子》《尚书》《易经》《老子》《左传》《史记》《说苑》11部国学经典名句汇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7:55: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诗经》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3.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4.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1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1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经·豳风·七月》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1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15.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论语》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 6.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论语·学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13.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17.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 18.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 1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2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2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2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26.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2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2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29.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3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3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3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35.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36.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37.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3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3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40.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4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4.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4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4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47.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48.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49.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51.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52.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53.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54.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5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5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7.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58.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59.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60.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6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6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9.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0.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2.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4.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中庸》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4.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5.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8.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9.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0.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孟子》

1.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2.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3.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6.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9.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0.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1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4.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5.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16.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

18.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下》

19.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20.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1.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2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3.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24.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5.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2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27.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28.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29.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3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1.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32.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3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4.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35.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尚书》

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 满招损,谦受益.

3.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5.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6.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9.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易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乾·文言》

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相》

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7、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彖》 8、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

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10、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1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象》 1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1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象》 14、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象》 1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16、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17、见险而能止,智矣哉.《蹇·彖》 18、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

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 20、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21、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22、君子以恐惧修省.《震·象》

《诗经》《论语》《孟子》《尚书》《易经》《老子》《左传》《史记》《说苑》11部国学经典名句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8te7x00s2b61z97l7x8uhsm07tmu016w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