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四) 动能和动能定理
A组:基础落实练
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时,做功可能为零,动能可能不变,A、B错误.物体合外力做功,它的动能一定变化,速度大小也一定变化,C正确.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答案:C
2.[2019·广州检测]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 J和8 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A.48 J B.14 J C.10 J D.2 J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ΔEk=W合=6 J+8 J=14 J,所以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4 J,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3.(多选)关于动能、动能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可能减小
D.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
解析: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所以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所以动能不一定变化,A项正确;动能不变的物体,速度方向可能改变,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项错误;合力做正功时,动能肯定增加,合力做功为零时,动能肯定不变,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AD 4.
- 1 -
竹蜻蜓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儿童玩具,人们根据竹蜻蜓原理设计了直升机的螺旋桨.如图所示,一小孩搓动质量为20 g的竹蜻蜓,松开后竹蜻蜓能从地面竖直上升到高为6 m的二层楼房顶处.在搓动过程中手对竹蜻蜓做的功可能是( )
A.0.2 J B.0.6 J C.1.0 J D.2.5 J
解析:竹蜻蜓从地面上升到二层楼房顶处时,速度刚好为零,此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1212
得0-mv0=-mgh-Wf,解得mv0>mgh=0.02×10×6 J=1.2 J,而在搓动过程中手对竹蜻蜓
22做的功等于竹蜻蜓获得的初动能,所以在搓动过程中手对竹蜻蜓做的功大于1.2 J,故D正确.
答案:D
5.(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解析:由功的公式W=Flcos α=F·x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x=Ek1,对乙有Fx-Ffx=Ek2,可知Ek1>E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误.
答案:BC
6.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整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3232A.mv B.-mv 225252C.mv D.-mv 22
- 2 -
112322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W=m(-2v)-mv=mv.
222答案:A
7.一水平桌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3 m,现将一质量为m=0.2 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桌子边缘的M点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抛出,抛出的速度大小为v0=1 m/s,一段时间后经过空中的N点,已知M、N两点的高度差为h=1 m,重力加速度为g=10 m/s.则小球在N点的动能大小为( )
A.4.1 J B.2.1 J C.2 J D.6.1 J
12
解析:由M到N,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mgh,小球的动能变化ΔEk=Ek-mv0,根据
212
动能定理得小球在B点的动能Ek=mv0+mgh,代入数据得Ek=2.1 J,B正确.
2
答案:B
8.一辆汽车以v1=6 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x1=3.6 m,如果以v2=8 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x2应为( )
A.6.4 m B.5.6 m C.7.2 m D.10.8 m
解析:急刹车后,车只受摩擦阻力的作用,且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是相同的,汽车的末速度皆为零.
设摩擦阻力为F,据动能定理得 12
-Fx1=0-mv1①
212
-Fx2=0-mv2②
2
2
x2v22
②式除以①式得:=2
x1v1
v2822
故得汽车滑行距离x2=2x1=()×3.6 m=6.4 m.
v16
答案:A
- 3 -
9.冰壶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项运动.场地如图所示,假设质量为m的冰壶在运动员的操控下,先从起滑架A点由静止开始加速启动,经过投掷线B时释放,以后匀减速自由滑行刚好能滑至营垒中心O停下.已知A、B相距L1,B、O相距L2,冰壶与冰面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冰壶运动的最大速度vmax;
(2)在AB段,运动员水平推冰壶做的功W是多少?
解析:(1)由题意知,在B点冰壶有最大速度,设为vmax,在BO段运用动能定理有-μmgL2=0-mv2max,解得vmax=2μgL2.
(2)方法一 全过程用动能定理: 对AO过程:W-μmg(L1+L2)=0, 得W=μmg(L1+L2).
方法二 分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12
对AB段:W-μmgL1=mvB-0.
212
对BO段:-μmgL2=0-mvB.
2解以上两式得W=μmg(L1+L2). 答案:(1)2μgL2 (2)μmg(L1+L2)
B组:能力提升练
10.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v0=10 m/s的速度从地面冲上高台,t=5 s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高台水平飞出.人和车的总质量m=1.8×10 kg,台高h=5.0 m.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功率恒定为P=2 kW,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求:
2
2
12
(1)人和摩托车从高台飞出时的动能Ek; (2)摩托车落地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s; (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f.
123
解析:(1)由题可知抛出时动能:Ek0=mv0=9×10 J;
2
12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在竖直方向有:h=gt,解得:t=1 s;则水平距离s=v0t=
210 m;
(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Pt-mgh-Wf=0,解得:Wf=1×10 J.
- 4 -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