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旭大厦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1)吊环的焊接质量要求及检查,每次平台安装应该专人负责检查,是安全的检查重点。方案中要有焊缝的检查标准。
(2)应该增加细部节点图,锚环、吊点、钢丝绳连接等细部节点详图。 (3)卸料平台环节中的组织结构及负责人员,责任应明确;卸料平台的吊装要专人指挥,专人负责。
(4)卸料平台部署中提到每层4个,根据平面图应该为每层每段4个。 (5)卸料平台与脚手架的关系没有说明,没考虑外脚手架的位置,与外脚手架交叉时要有技术措施。
(6)计算书中提到的外侧钢丝绳吊点距离平台的距离为4m,本工程结构层高为4.08m,如何保证吊点距离平台的距离,钢丝绳与结构连接方式应明确,应有钢丝绳和结构连接节点图。
(7)卸料平台设计图A-A剖面图上,吊环没有标明直径,在后续的文字描述中为圆22,最好在图上也应该标明吊环钢筋直径;在一张图纸中表明所有的材料规格、尺寸。图中,主钢梁底部靠建筑物端的限位挡最好是用槽钢(考虑平台有个倾角,角钢有点弱)。
(8)卸料平台挡铁,只写了钢筋两个字,应该用槽钢或工字钢挡铁。 (9)卸料平台设计与加工制作中,每根钢丝绳设夹具不少于四个,夹具的连接方式未明确,施工首层中: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在最后一个夹头后面约500mm处设“安全弯”。
(10)安全保证措施里面应识别危险源,然后制定相应措施。
(11)计算书中容许承载均布荷载2.00kN/m2取值依据,这样的话实际只允许使用到卸料平台三分之一的面积。
(12)楼板锚环只起固定作用,计算时不考虑锚环承载。应在计算书中计算完钢丝绳后,说明一下本工程具体选用的型号。
(13)在2.2条中,钢丝绳“6×19”表述有误,从后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均为“6×37”的。如果φ20的钢筋够使,吊环和锚环最好都使用φ20同一型号的,因为这些少量的钢筋不好买。
(14)缺少上部拉结点详图,是预埋锚环还是梁上预留孔?建议使用预留孔
和螺栓,可周转,节省材料。另外主、副绳是否用同一拉结点,没明确。 (15)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长短料、不同规格料混装,工人没有重量的概念,最好是指定分包队的安全员或一个明白人专门负责平台限重监督。 (16)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现场做一下平台超载试验。比如在一层处安装平台(拉在一层顶),在限重1.0t的平台上堆放1.2~1.5t荷载,放置24h,观察钢丝绳和平台、焊接点、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损坏等。如果没有,那在高处用起来应该更放心。实际检验要比计算更保险。
(17)方案中卸料平台的承载试验,应先拉钢丝绳,计算模型与操作顺序不一致。
(18)安全技术措施中第9条不需要。
(19)方案中吊环要明确倾斜角度,钢丝绳的角度为45°-60°,计算书中有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