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物育种学(总论)》测试简答题与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0:2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物育种学(总论)》测试简答题与答案

浙江大学 张天真版

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

1、 试述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及理由。 (1) 配合力高:配合最高的放在最后;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要进行测定,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杂交种的产量或其它性状的优良表现。

(2) 亲缘关系较远:地理亲缘远;血缘亲缘远;类型和性状差异大;

考虑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不同生态型和不同系统来源品种),选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才能有效利用杂种优势;

杂交后代分离广泛,有可能出现超亲类型,使育成品种有所突破。

(3) 性状良好并能互补:优良性状多、缺点少且能互补,尤其数量性状上没有

严重缺陷;

有助于产生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后代。

(4) 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很重要;

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这样可以适应当地自然和栽培条件、丰产性好。花期相近有利于亲本杂交成功。

2、 水稻、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攻方向各是什么?

(1)水稻:自花授粉作物,主要培育种间(或亚种间)杂交种。 自花/常异花授粉作物培育杂交种难度较小。水稻的所有品种(自花授粉作物天然都是纯合的)都可以拿来做杂交亲本,得到品种间杂交种。

(2)玉米:异花授粉作物,需先培育自交系,再利用杂种优势,两个自交系杂交产生杂交种(单交种)。

杂种优势对于自交系的基本要求:纯和、一般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原始材料①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优中选优);②杂交品种(F1自交分离、衰退以后选出好的自交系);③综合品种和群体品种; →选出自交系。

2 / 2

自交系选育方法:连续多代人工套袋自交,结合自交系农艺性状选择,并进行配合力测定。此外,人工去雄制种可以随意组配,易选出高优势组合。

自交系间杂交种有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不很常用)、综合杂交种。其中单交种(A×B)制种产量低,但优势强,是主要的应用类型。

3、 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有何差别?有何特点?

孢子体雄性不育: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Rf和rf均可育。(如水稻野败型、玉米T型不育系)

配子体雄性不育: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Rf可育,rf不育。(如水稻包台型、玉米M型不育系)

特点:(主要是后代不育/半不育比例的特点)

孢子体不育:S(Rr) 为杂合、可育,后代 3/4 S(R_) 可育,1/4 S(rr) 花粉不可育;

配子体不育:S(Rr) 为杂合、半不育,配子体基因为r时是不育的,故后代为1/2 S(RR)和1/2 S(Rr),一半后代植株的花粉是半不育的。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讨论群体内与群体间改良的异同点,它们各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

【同】群体内和群体间改良都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1. 从被改良群体中选株产生后代; 2. 对后代进行选择鉴定;

3. 优良后代自由授粉、基因充分重组形成新一轮群体。

【异】而相比群体内的遗传改良,群体间轮回选择能同时进行两个群体的遗传改良(相互轮回选择)。通过两基础群体的改良,双方优点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两个群体间的杂种优势。

【各自方法特点与适用情况】

2 / 2

一、 群体内遗传改良方法 (一) 混合选择法

1.混合选择是一种古老的选种方法,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许多优良地方品种都通过此选育而成。(1)实质是按改良目标进行表型选择,即选择优良表现型、淘汰不良表现型;(2)由于该方法未控制授粉、不进行后裔鉴定、只根据表型选择,因此,不易排除环境影响和有效淘汰不良基因型,容易误选,致使改良效果不佳。

2.改良混合选择法:先进行单株选择,次年用半分法种成穗行进行比较,根据穗行比较结果,将表现优良穗行的预留种子进行混合繁殖,形成新的改良基础群体。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环境影响,选择效果比一般混合选择好。

(二) 改良穗行选择法

1.从被改良的基础群体中,根据改良目标:①按表型表现选择250个优株(250穗),入选优株单穗脱粒后保存;②次年将其种子一分为三,分别播种在3个生态条件不同的地点(1隔离区,2不需隔离),隔离区内按穗行法(每穗播一行)种植。父本种子由入选的250个优穗各取等量种子均匀混合而成;③另外2个不需隔离的试验地,对各入选家系进行异地鉴定。仅按穗行种植,不再种植父本;④3个试验地均最好能重复1次,并在一定穗行间设置对照(原始群体),减少试验误差、有利于进行比较。

2.改良穗行选择法:把鉴定、选择、重组和控制授粉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需时短、见效快。

(三) 自交后代选择

以S1或S2的自身表现为依据的群体改良方法。特点:①由于S1或S2选择

2 / 2

《作物育种学(总论)》测试简答题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n8h7eqe05v45r56fo51lh1d7s0s50096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