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页例1及做一做。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整数加、减法有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的意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对加、减法运算认识的巩固和扩展,教材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为将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比中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加、减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等活动,能发现并用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3.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减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六)实施资源
课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你能根据第一题的结果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吗? ① 23+24=47 47-24= 47-23= ② 3468+475=3943 3943-3468= 3943-475= (2)请你各编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减法解决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和减法。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熟悉《天路》这首歌吗?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课件:
例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