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 凝 池 回转式 大,转折处矾花易破碎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出口处易积泥 优点:容积小,水头损失较小 缺点:池子较深,地下水位高处施工较困难 优点:絮凝效果好,絮凝时间短,容积较小 缺点:构造较隔板絮凝池复杂,造价较高 优点:絮凝时间短,容积小,造价较低 缺点:池子较窄,底部施工较困难,絮凝效果较差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 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造价较低 缺点:需机械设备,经常维修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造价较低 缺点:斜挡板在结构处理上较困难,重颗粒泥沙易堵塞在斜挡板底部 者 水量大于30000t/d的水厂;水量变化小者;改建和扩建池时更适用 一般用于中小型水厂 流量变化较小的中小型水厂 旋流式絮凝池 折板式絮凝池 涡流式絮凝池 水量小于30000t/d的水厂 网格栅条絮凝池 大小水量均适用,而且能适用水量变化较大者 机械絮凝池 悬浮絮凝池加隔板絮凝池 中小型水厂 通过对比,再根据任务书提供的水量及水量变化情况,可选用隔板絮凝池作为该工艺的絮凝设备。且其具有大小水量均使用的优点。
2.4.3沉淀池的选择
沉淀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平流式沉淀池
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
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若加设刮泥机或对比重较大沉渣采用机械排除,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 2)竖流式沉淀池
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 3)辐流式沉淀池
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4)新型沉淀池
近年设计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正在研究试验的还有周边进水沉淀池、回转配水沉淀池以及中途排水沉淀池等。
沉淀池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如在曝气池前设初次沉淀池可以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减轻生物处理负荷在曝气池后设二次沉淀池可以截流活性污泥。此外,还有在二级处理后设置的化学沉淀池,即在沉淀池中投加混凝剂,用以提高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被氧化的物质和产色物质等的去除效率。
通过对比,可选用新型沉淀池中的斜管沉淀池作为该工艺的构筑物之一。其具有沉淀效率高、沉淀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4.4 滤池的选择
滤池的种类包括: 1)虹吸滤池
虹吸滤池同普通快滤池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一是不需要大型闸阀及相应的电动或水力等控制设备;二是不需设置冲洗高位水箱或冲洗水泵;三是可根据进水量变化来自动均衡地调节各个单元滤池的滤速,不需设滤速控制装置;四是可保证正水头过滤,不会发生负水头现象;五是各控制闸阀及管路均集中在滤池中央真空罐周围,操作管理方便。因而不仅可降低工程投资20%~30%(同快滤池比),且可节省金属材料30%~40%。但因该滤池深度较大(一般5~6m)和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致使单位滤池面积不宜过大,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给水水厂。此外它的冲洗水头不高,常发生滤料、滤层冲洗不干净的情况,因而不宜用于除铁锰水质处理的水厂。 2)移动冲洗罩滤池
移动冲洗罩滤池的特点是:①滤池的冲洗水量由工作滤格的过滤水供给,不需另设冲洗塔或冲洗水泵,而且各滤格共用一套冲洗设备,简化了滤池构造。②滤池各格顺序进行冲洗,不会出现全部滤层处于最大积污情况,因而所需期终水头损失要比其它各类型滤池小;③一般池深较浅,土建构造简单,故基建投资较省,造价约为普通快滤池65%~80%,而且占地面积少,节约能源消耗。 3)三层滤料滤池
三层滤料滤池具有:过滤效果好,过滤周期长,滤速高及占地少、投资省等优特点,更适用于旧滤池改造挖潜工程。三层滤料滤池易产生轻质滤料流失、气阻现象、泥球等问题,为此要注意:①排水槽顶距砂石高度宜控制1.2~1.3m为宜,滤速不要超过35m/h,冲洗强度控制在15~18L/s·㎡;②冲洗方式最好采用表面水辅助冲洗、不宜用气、水冲洗;进水方式用一般闸阀或虹吸管较为适宜。 4)澄清滤池 澄清滤池的优点:
①处理范围广,适应性强。当原水浑浊度在20~20000mg/L时,能稳定运行。
②基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澄清滤池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构筑物数量,因而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都相应减少。
③药剂用量省,运转费用低。当原水浊度低于80mg/L时,可以直接进行接触过滤。在一般情况下药剂费用可节约12%,维护费用降低15%~18%。 澄清滤池存在有冲洗水量大,管理要求高,澄清池内部不便于检修等缺点。 根据上述各种滤池的特点,结合任务书上面的要求,可选用普通滤池。
2.5 拟设计方案
2.5.1 拟设计方案流程图
一 级 泵 站 管式混合 往复 隔板絮凝 池 斜管沉淀池 普快滤池 清 水 池 加氯消毒 配 水 池 二 级 泵 站
图2.1 设计方案流程图
2.5.2 工艺叙述
原水首先经过一级泵房提升,然后进行加药,通过混合进行混凝,在通入絮凝池进行一系列反应后,水中小分子颗粒形成易于沉淀处理的大分子悬浮颗粒后,通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一段时间后进入滤池进行过滤去除水中杂质,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最后将达到水质要求的处理后的水通过配水池、二级泵房输送给用户。
各构筑物的功能及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