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泵房:主要由泵、管道及电机组成。以及泵站具有考江临水的特点,通过水源地取水输送至水厂进行处理。
配水池:主要用于向用户输送一定的水量。可以根据水厂的规模,不同用户对水量的需求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水量的变化来对水量进行分配。
二级泵房:主要由泵、管道及电机组成。通常是建在水厂内,抽送的是清水,所以又称为清水泵房。供水情况直接受用户用水情况的影响,其出厂流量与水压在一天内各个时段中是不断变化的。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矿山、电厂、居民生活区等生活、生产地点都需要建有泵房,安装相应型号的水泵,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第三章 给水厂设计计算书
1 混合反应
1.1混凝剂的选择
根据原水的水质水温和PH值的情况,选用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PFC),投加浓度为15%,最大投加量为40(mg/l)。
优点:净化效率高、用药量少、出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温度适应性高,PH值使用范围宽(PH=5~9)。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成本较低。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不需要加助凝剂。
药剂的投加量参照以往经验,再加上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工程资料,确定最高投加量为65.2mg/L,最低34.7mg/L,平均48.8mg/L。
1.2投药系统计算
药剂配制及投加方式的选择:
混凝剂的投加分干投与湿投法两种。本设计采用后者。采用计量泵投加。 混合设备的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故不单独设构筑物。 混凝剂的溶解与调配
药剂调配一般有水力、机械、压气、水泵等方法。本设计采用空气调制方法。 溶解池容积W1
因用的是聚合氯化铁,需设溶解池,溶解池容积按溶液池容积的30%计:
W1=0.3 W2=0.3×28=9 m3
溶解池尺寸为L×B×H=2.5m×2.5m×1.7m,其中H为实际高度,已包括超高0.2m。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 则放水流量:
q0= W1÷60t=9×1000÷(60×10)=15 L/s
选择放水管管径DN=100mm,相应流速v0=1.95m/s。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
溶解池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其中,空气供给强度设为10L/(S·m2),空气管流速设为13m/s,孔眼直径设为3mm,流速为26m/s,支管间距设为500mm。溶解池置于地下,池顶高出地面0.2m。
溶解池和溶液池材料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壁衬以聚乙烯板。
溶液池容积W2
根据设计流量Q=2916.67m3/h,最大药剂投加量为α=50mg/L,溶液浓度c=12%,每天调制次数n=2,则溶液池容积为:
W2=αQ/417cn=50×2916.67/(417×12×2)=14.6 m3
采用两个溶液池。每个池子的有效容积为W2,。溶液池的基本尺寸L×B×H=2.5m×2.5m×2.5m,其中H为实际高度,已包括超高0.2m。 投加设备
1)药液提升设备 2)投药管
每池设一根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q=W2×2×1000/86400=0.31s
选择投药管管径DN=50mm,相应流速为0.21s。 计量设备
拟采用LZB-40型转子流量计。LZB型玻璃转子流量计由一个垂直安装的锥
形玻璃管与转子组成,可以从锥形管外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介质的流量值。锥体管长度430mm,工作环境-20~120℃,压力≦6kg/cm2。
1.3加药间及药库
1)已知条件
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PFC),每袋质量是50Kg,每袋规格为 0.5m×0.5m×0.2m。投药量为50mg /L,水厂设计水量为2500m3/h。药剂堆放高度1.5 m,药剂储存期为28天。
2)设计计算
聚合氯化铁(PFC)的袋数
N=(Q×24)ut/(1000w)=(2916.67×24×50×28)÷(1000×50)=1960(袋) 堆放面积
A=NV/[H(1-e)]=(1960×0.5×0.5×0.2)÷[1.5×(1-0.2)]=81.7m2
仓库平面尺寸
B×L=10 m×10 m=100 m2 (10)、加药间的设计计算
采用佛山水泵厂生产的计量加药泵,泵型号JZ1000/16,选用三台,二用一备, 加药间的平面尺寸为B×L=15m×20m
2 往复式隔板絮凝反应池
2.1设计参数
采用2个往复式絮凝反应池,设计流量设计水量为70000m3/d,
Q?70000m3/d?2916.67m3/h?0.8101m3/s
絮凝时间:t=20min;
絮凝池超高采用h=0.3m; 平均池内水深H=1.2m; 絮凝池的长宽比:Z=L/B=1.2;
转弯处过水断面面积为廊道内过水断面的1.5倍;
6个廊段内流速设为六档,v1=0.50m/s、v2=0.40m/s、v3=0.35m/s、v4=0.30m/s、v5=0.25m/s、v6=0.20m/s。 2.2设计计算
2.2.1.平面尺寸 单池平面净尺寸 计算总容积:
W=QT/60=2542×20/*60=847.2m3 分为两池,每池净平面面积为 F1=W/n/H=847.2/2/1.2=353m2 池长(隔板间间距之和)L: L=353*1.2=20.58m,
池宽B B=L/1.2=17.1,取B=17m。 廊段宽度和流速:
廊道宽度为an,隔板间距按廊道内不同流速分为6挡: a1=Q/3600/n/v1/H
设计流速v/(m/s) v1 v2
廊道宽度a/m 计算值 采用值 实际流速v/(m/s) 廊道数 0.50 a1 0.40 a2 0.41 0.51
0.4 0.5 0.506 0.405 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