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课本114、11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
2.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理解相交与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其联系与区别。 2、 理解两条直线相交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体模型、小棒。点子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学数学吗?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生:认真听课,多做练习,积极思考??.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平时也肯定是这样做的。总起来说呢,要学好数学,有“5到”:耳到,认真倾听;眼到,仔细观察;嘴到,积极回答问题,心到,用心思考:另外还要手到(师边说边画图)。大家看老师写的是个什么字?
生:是个聪字。
师:所以你看,只要上课能做好这“5到”,你就是最聪明的。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上课! 二、探究新知
(一)线段、射线和直线
1、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三种线。(播放微课)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观看微课。(演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生活中的这三种线的现象。) 2、相信你能行
①、线段、射线、直线都有哪些特征?并举例说明? ②、下面的图形. 哪些是直线? 哪些是线段? (直线画“
○”. 线段画“口”)
③、 快乐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小芳量一条直线的长度是31厘米。 ( ) (2)直线比射线长。 ( )
(3)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射线。 ( )
(4)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度量长度。 ( ) (二)相交和平行
1、体验“同一平面”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对知识的掌握很不错。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咱们就从身边的事入手进行研究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早晨教室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件:铅笔掉落之后??桌子被碰,两枝铅笔从桌上掉了下来,一枝掉在了地 上,一枝掉在了椅子上。)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铅笔掉下来了。 师:说具体些,掉到哪儿了?
生:一枝掉在了地上,一枝掉在了椅子上。
师:噢!两枝铅笔落到了不同的平面上,一枝落到了椅子面上,一枝落到了地 面上。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椅子上的铅笔继续滚动,可能会怎么样? 生:(齐)掉下来!
师:那样的话,这两枝铅笔就都落到地面上了,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同一个平面 内。(板书“同一平面内”)找一找,你周围还有哪些平面?(数学课本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第二枝铅笔落地后,这两枝铅笔可能会处于什么样的 位置呢? 生举手。
师:噢!这么多同学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吧!我们就用两条直线(板书 “两条直线” 代替这两枝铅笔,)把你刚才的想法画在点子纸上,注意把线画得长一些,让别人也能看清楚。老师说明白了吗?好!开始! 2、画图感知,分类比较 (1)展示——丰富表象。
(生独立思考并画图,师巡视并搜集作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师:同学们,李老师刚才看了大家画的,想象力很丰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画法!老师搜集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老师自己画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贴作品)认真观察,和你画的有什么不同?看!6 幅作品,为了便于表述,咱们给它们编
上号,你们说我来写。好!仔细观察这 6 组直线,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又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分类——感悟特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类的?来!到前面来,对照着这六组直线,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②是一类,③⑥是一类,①④⑤是一类。(师生共同挪动作品) 师:说说你们的分类标准。
生:(指作品)②是横的,③⑥是横平竖直的,①④⑤是斜的。
师:大家看,他们小组是按两条直线的方向进行分类的,对于这种分类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生:转动一下纸,就不一定是平的和斜的了。
师: 你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来,(生转动纸张),③不再是横平竖直的,④可以变成平平的,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的确,从不同的角度看,直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看来,这种分法不太合理,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分类的,①③是交叉的,②④⑤⑥是不交叉的。 师:他们小组是按两条直线交叉和不交叉分类的,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⑥延长也会交叉。(师根据学生回答将⑥调到交叉的一类) 师:唉?同学们,我们画的可是直线呀!想想直线的特点??(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
生:⑤号延长后也会交叉。
师:你的意思是⑤号也应该放在“交叉”的一类。口说无凭,咱们得让事实说 话,你到前面演示一下。(生画)
师:(指画完的作品)看!经过这位同学一延长,这两条直线真的交叉了,看似 不交叉,实际却是交叉的!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把⑤放到交叉的一类了。(将 ⑤号挪到交叉的一类中)
师: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指②④)那这两组直线延长再延长,会不会也交叉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