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急性死亡
22.发生Ⅰ、Ⅱ类放射源被盗、丢失、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应定性为:B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严重事故 D.一般事故 23.发生或者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尽快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B A.1h B.2h C.3h D.4h
24.在核与放射事故时集体有效剂量可用来粗估人群( )的发生率:B
A.确定性效应 B.随机性效应 C.躯体效应 D.遗传效应 25.对于内照射者若要进行长期严密的医学观察和积极治疗,并且要注意远期效应是因为超过:D
A.5ALI B.10ALI C.15ALI D.20ALI
26.在发生核与放射事故时,碘片使用的最佳时机:A A.放射性碘摄入前或摄入后即刻服用 B.放射性碘摄入后4小时 C.放射性碘摄入后6小时 D.不受时间限制 27.在发生核与放射事故时,如何确定污染人员:B
A.体表污染测量大于本底值 B.体表污染测量2倍于本底值以上 C.体表污染测量3倍于本底值以上 D.体表污染测量4倍于本底值以上
28.核事故最严重级别是:B A.5级 B.7级 C.9级 D.10级
29.用于描述单个组织或器官受到事故照射的剂量学单位是:B A.Sv B.Gy C.Bq D.Ci
30.日本福岛核事故最后定级为几级事故:B A.5级 B.7级 C.9级 D.10级 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放射事故的医学应急任务:ABCD
A.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B.食品和饮用水的放射性监测 C.心理咨询 D.公众防护
2.下列哪些是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的:ABD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严重事故 D.一般事故 3. 核事故应急状态分级可分为哪几级?ABCD
A.应急待命 B.厂房应急 C.场区应急 D.场外应急
4.放射事故中,剂量估算在评价随机性效应时常用的剂量表达:BC
A.吸收剂量 B.当量剂量 C.有效剂量 D.照射量
5.下列哪些是放射事故中的生物剂量计:ABC
A.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分析 B.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C.早熟凝聚染色体 D.干细胞剂量
6.在放射事故状态下,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比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分析应用更广泛是因为:CD
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B.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 C.方法简便和便于识别 D.能较快得到结果 7.核事故应急计划区包括?AD
A.烟羽应急计划区 B.医疗救护应急计划区 C.辐射监测应急计划区 D.食入应急计划区
8.淋巴细胞微核测定作为放射事故的生物剂量估算的不足之处:ABC
A.容易受到环境化学因素影响 B. 容易受到药物因素影响 C.本底值偏高 D.对实验室条件和人员技能要求相对不高 9.核事故实施干预防护行动必须具备的条件:ABC
A.为抢救生命、避免大的集体剂量、防止演变成灾难性情况不得不采取的干预行动 B.只有在行动给他人带来的利益明显大于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危险时 C.参加该行动的人必须是自愿的,而且十分清楚面临的健康危险 D.领导命令执行 10.对放射性体表污染进行去污洗消的正确做法:ABCD A.先低污染再高污染,要特别注意甲沟和指缝部位的清洗 B.
清洗次数不宜过多,最多不能超过3次 C. 每次清洗前后都要监测 D.必要时使用局部血管收缩剂或缓泻剂
11.核事故发展迅速,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BCD A.初期 B.早期 C.中期 D.晚期
12.下列范围内有哪些是核事故应急计划区?ABCD A.10Km B.20Km C.30Km D.50Km
13.下列范围内有哪些是核事故烟羽应急计划区?AD A.10Km B.20Km C.30Km D.5Km
14.核事故应急计划区5-10Km范围内公众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是?BC
A.撤离 B.隐蔽 C.服用碘片 D.食物控制
15.下列哪些效应不是按照现代辐射防护学概念分类的?ABC A.早期效应与远后效应 B.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C.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D.变异效应与遗传效应 16.影响辐射效应有哪些因素?ABCD
A.射线品质 B.照射方式 C.个体敏感性 D.受照剂量 17.核事故发生时哪些核素会释放到环境中?BC A.U B.Cs C.I D.Co
18.在辐射事故情况下,存在着发生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的可能性,用于评估随机性效应的剂量学量是:BCD
A.吸收剂量 B.集体有效剂量 C.有效剂量 D.当量剂量
235
137
131
6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