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五章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1:5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向右移动;反之,则相反。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都会带动成本下降,从而导致短期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相反。

23.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均衡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三个市场均衡时总产出的决定,而且还说明了IS—LM模型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

24. 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答:区别

(1)在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因此,当总需求曲线移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

(2)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总产出水平。 25. 已知总需求曲线为Yd?600?50P,总供给函数为Ys?500P(单位:亿元)。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4)求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后的供求均衡点。

解:(1)将需求方程Yd=600-50P和供给方程Ys=500P联立,解得:

P=1.1 Y=550(亿元)

(2)当总需求增加10%后,新的总需求方程变为Yd=660-55P,将其与原供给方程Ys=500P联立,解得:

P=1.19 Y=595(亿元)

(3)当总供给增加10%后,新的总供给方程变为Ys=550P,将其与原需求方程联立,解得:

P=1 Y=550(亿元)

(4)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增加时,将新的总需求方程Yd=660-55P和新的总供给方程Ys=550P联立,解得: P=1.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五章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0344h5p66k2tg1xudp48fsc2a7k200rh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