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采矿许可证或矿区范围批复、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 1.2 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分层次列出,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依据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
1.3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列出设计采用的技术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层次列出,标注标准代号;每个层次内按照标准发布时间顺序排列。采用的标准应为现行有效。 1.4 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的工程勘察报告、试验报告、研究成果及安全论证报告等,并标注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
2. 工程概述 2.1 矿山概况
⑴包括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⑵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等。 2.2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2.2.1 矿业权 矿业权坐标、面积等。 2.2.2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
1
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水文地质,包括气候、地形、水系,含水层、隔水层、导水构造性质、分布、埋藏条件、与矿体的空间关系,积水的旧井巷、老采区和不安全地带情况,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环境地质,包括地震区划,地质灾害特征(种类、规模及分布),其它(自燃、地热、高地应力、放射性等)。
列出影响本项目生产安全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例如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高陡边坡、大水和突水风险、岩体破碎、深井高地温和高地应力、露天转地下开采、特定条件下的延伸开采等。根据所属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必要说明。
2.2.3矿床资源
简述地质报告或矿床模型计算的矿床资源/储量。列表表示各中段(或分段)的资源/储量。
2.2.4开采现状和周边开采情况
说明本项目性质(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如果是改扩建矿山则应说明矿山开采现状、已形成的空区、露天采坑(边坡)状态,开采中出现过的主要水文-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问题。
说明在安全上可能相互影响的周边矿山开采情况。 2.2.5 其它
其它需要说明的有关情况。 2.3 工程设计概况
说明编制本次安全设施设计的初步设计版本。
简要说明开采方式、开采范围、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采矿方法、开拓和运输系统、充填系统、通风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制冷降温等)、排水排泥系统、压风及供水系统、基建范围和基建总工程量、采矿进度计划(含采矿进度计划表)、矿山供水水源、矿山供配电、矿山通信及信号、地表建筑物(主要与采矿相关的)、矿区总平面布置(包
2
括废石场)、工程总投资(含专用安全设施投资)等。
简要说明原有工程的利用情况。
列出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相关内容可参考表2-1。 表2-1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1 地质 1.1 全矿地质资源量/储量 1.2 矿石量 品位 金属量 本次开拓范围内利用的资源量/储量 矿石量 品位 金属量 单位 万t % 万t 万t % 万t t/m t/m MPa MPa m m m m ° 万t/a t/d a 万m 万t a d/a 班/d h/班 m % 330 3 8 方法1(名称) 方法2(名称) 333数量 说明
1.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石体重 岩石体重 矿岩松散系数 矿石抗压强度 岩石抗压强度 1.4 矿体赋存条件 矿体埋深 2 赋存标高 矿体厚度 矿体长度 倾角 采矿 矿石量 基建工程量 其中:副产矿石量 工作制度 2.1 矿山生产规模 2.2 矿山基建时间 2.3 矿山服务年限 2.4 采矿方法 采场结构参数 所占比例 3
回采凿岩设备型号 出矿设备型号 采场生产能力 矿石损失率 矿石贫化率 t/d % % m 净直径,深度, 2.5 中段高度 2.6 开拓方式 主要井巷 主井 副井 胶带斜井 (如:主井+副井+辅助斜坡道) 提升机型号,提升方式,提升速度, 提升能力,电机功率 净直径,深度, 提升机型号,提升方式,罐笼规格, 提升速度,电机功率 净断面尺寸,长度,倾角 胶带宽度、强度、速度,胶带机长度、 倾角、电机功率,运输能力 如矿石或废石是采用卡车运输,则列出卡车型号和数量 规格 规格 4
斜坡道 净断面尺寸,长度,坡度 进风井 回风井 列 辆 段 台 m/d m/d 条 m 333净直径,深度, 净直径,深度, (如:10t电机车,双机牵引) (如:4m3底侧卸式,每列个数) 2.7 中段运输方式 电机车 矿车 运矿列车数 卡车 胶带 破碎机型号 数量 (如:有轨运输) 2.8 破碎系统 2.9 排水 正常涌水量
最大涌水量 水泵房位置 水仓条数 水仓总容积 水泵数量及型号 2.10 通风 3 矿山总风量 通风方式 主扇风机台数 主扇风机型号 充填材料 充填输送方式 平均日充填量 占地面积 堆积总高度 总容量 服务年限 供电 33 m/s 台 m/d ha m m a kW kW kW kvar kVA Cosφ k·kWh/a kWh/t 3 (如:全尾砂+水泥) (如:自流输送,泵送) 2.11 充填系统 2.12 废石场 3.1 用电设备安装功率 3.2 用电设备工作功率 3.3 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3.4 年总用电量 3.5 单位矿石耗电量
3. 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议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 3.1 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与采纳情况
用表格形式列出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需要在安全设施设计中落实的对策措施,简要说明采纳情况,对于未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3.2 本项目前期开展的安全生产方面科研情况
说明本项目前期开展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科研工作及成果,以及有关科研成果在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4.安全设施设计 4.1 矿床开采安全设施 4.1.1 安全出口
说明通地表的安全出口,包括由明井(巷)和盲井(巷)组合形成的通地表的安全出口设置情况;说明主要中段(分段)、破碎站、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