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9:04: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B. C. D.

考点: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AB间做加速运动,结合半径公式判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根据粒子在磁场中周期的变化确定电压的变化周期. 解答: 解:粒子每经过AB间后,速度增加,根据R=知,速度增大,半径不变,则磁感应强度变大,根据T=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变小,每经过一个周期,粒子被加速一次,则电压的变化周期变小.因为速度增加,每次经过加速电场的时间变短.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道周期与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无关. 7.(6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相距均为d的两条曲线l1,l2,l3,它们之间的区域Ⅰ,Ⅱ分别存在垂直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d,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从l1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在越过l1进入磁场Ⅰ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在越过l2运动到l3之前的某个时刻,线框又开始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在线框从释放到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中磁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线框ab边从l1运动到l2所用时间大于从l2运动到l3的时间 B. C.2线框以速度v2匀速运动时,发热功率为sinθ D.线框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E机与重力做功WG的关系式是△E机=WG+mv1﹣mv2 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电功、电功率. 专题: 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 本题应抓住: 221、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由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 3、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I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安培力、拉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和安培力公式结合求解线圈ab边刚进入磁场I时的速度大小; 4、线圈进入磁场I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分析线框的受力情况,由动能定理研究拉力F所做的功与线圈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的关系. 解答: 解:A、从线圈的ab边进入磁场I过程:由右手定则判断可知,ab边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沿b→a方向.dc边刚要离开磁场II的过程中:由右手定则判断可知,cd边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沿d→c方向,ab边中感应电流方向沿b→a方向.故A正确; B、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两次电场力与重力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二种情况下,两边均受电场力;故v2应小于v1;故线框ab边从l1运动到l2所用时间小于从l2运动到l3的时间;故B错误; C、线圈以速度v2匀速运动时,mgsinθ=4×v=;电功率P=Fv=mgsinθ×= 2sinθ;故C正确; D、机械能的减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改变量的和;故线框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E机与重力做功WG的关系式是△E机22=WG+mv1﹣mv2;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中的能量及受力关系,要注意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功能关系的应用. 8.(6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乙图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 在乙图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 B. 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 C. D.位移为x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3 考点: 功能关系;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对AB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的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 解:A、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向上,大小为:F=(M+m)g,随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而PQ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m)g+F弹=(M+m)a;F弹减小,所以F增大.故A正确; B、在乙图QS段,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方向仍然与开始时相同,所以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F0=(M+m)g 当弹簧伸长了x1后,弹簧的弹力:F1=F0﹣△F=F0﹣kx1=(M+m)g﹣kx1 以B为研究对象,则:F1﹣mg﹣Fx1=ma0 得:Fx1=F1﹣mg﹣ma0=Mg﹣kx1﹣ma0.故C错误; D、P到Q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得:Q到S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均匀减小,…③ 联立①②③得:.故D错误. …① …② 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s2前F是变力,s2后F可能是恒力的隐含条件.即在s2前物体受力和s2以后受力有较大的变化. 二、必考题(共4小题) 9.(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他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个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其下端的切线是水平的,轨道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将小球从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沿轨道下滑,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现在他只有测量长度的工具,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表达): 小球开始滑下时,距桌面的高度;桌面到地面的高度;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 ;

(2)请提出一条较小实验误差的建议: 弧形轨道距桌子边缘稍近些;小球选用较光滑,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多次测量求平均等 .

考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本实验需要验证的是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根据下落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结合水平距离与竖直高度,求抛出速度的大小,从而求出动能的增加量. 在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重锤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通过减小的重力势能与增加动能相比较,从而确定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 因此必须测量出:小球开始滑下时,距桌面的高度;桌面到地面的高度;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 (2)①实验中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锤选用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重锤; ②弧形轨道距桌子边缘稍近些;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等; 故答案为:(1)小球开始滑下时,距桌面的高度;桌面到地面的高度;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 (2)弧形轨道距桌子边缘稍近些;小球选用较光滑,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多次测量求平均等. 点评: 解答实验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熟练应用物理基本规律,因此这点在平时训练中要重点加强. 10.(10分)为了探究电阻Rt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A为内阻不计,量程为3mA的电流表.E1为电动势1.5V,内阻约为1Ω的电源,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

关.

(1)实验室提供的滑动变阻器有两个:RA(0﹣150Ω),RB(0﹣500);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1应选用 RB (填“RA”或“RB”)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调节温度,使Rt的温度达到t1;

②将S拨向接点1,调节 R1 ,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I;

③将S拨向接点2,调节 R2 ,使电流表读数仍为I,记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0,则当温度为t1时,电阻R1= R0 ;

④改变Rt的温度的温度,重复步骤②③,即可测得电阻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现测得Rt的温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把该电阻与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的电源E2、量程为3.0的理想电压表V(图中未画出)和电阻箱R2连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作测温探头,将电压表的电压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温度计”.若要求电压表的读数必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丙中 bc 两点(填“ab”或“bc”)接入电压表.如果电阻箱阻值R2=75Ω,则电压表刻度盘2.0V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 50 ℃.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根据电源电动势与电流表量程求出电路最小电阻,然后选择滑动变阻器. (2)运用替代法测量金属材料的电阻,保证电流表示数不变.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与电阻R的关系,电路中电流越大,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7or1odmy4qfr01784a35m4y31es80154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