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虚拟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一辩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2:15: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辩题:虚拟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开宗明义,概念先行,“虚拟社交”是指区别于现实交往,以社交网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青少年”是由无忧无虑的幼年转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年的转折阶段,都是处于心理尚未成熟的蓬勃发展的十多二十岁左右的人群。“成长”就是青少年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虚拟社交作为一个新事物大规模流行,其盈利对象和目标客户主要为青少年,其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的影响无法忽视。因此对于此辩题我方给出的判断标准是:虚拟网络社交的流行会妨碍青少年迈向成熟,会影响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证我方的观点:

一、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黄金时期,虚拟社交会对青少年的生理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低头族,每天不上社交网络就会感到难受,我们每天的时间积少成多中就被社交网络占去很多,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视力下降,甚至还会对我们的颈椎、腰椎造成伤害。同时,青少年对虚拟社交的依赖往往会耽误太多精力,这意味着我们本应用来学习运动和休息的时间严重缩水,况且收获与时间还不一定能成正比。学生明知道不应该浪费时间在虚拟社交网络上却仍然这样做,这是自制力的下降和对学习工作和身体的不负责任,结果是浪费了大量青春,这让我们谈何健康成长?所以我方始终坚持认为虚拟社交对青少年的成长弊端远大于利

二、青少年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个性鲜明,情感多变,充满矛盾与变化,虚拟社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弊端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森研究表明Facebook使用频率较高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自恋倾向,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障碍,如反社会行为、狂热和攻击倾向等。他们在网络社交表现自己,寻求存在感,获得满足感,却羞于在现实中的表现自己,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其它心理障碍。其次,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去查看大量的动态消息,漫无目的,这会增大他们的空虚感与无目标感。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虚拟社交对青少年的成长存在明显的弊端。

三、虚拟社交易对青年人造成错误的价值导向,不利于青少年人格和道德观念的成熟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虚拟社交的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大,使他们容易忽略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其次,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使青年人摆脱了现实社会里的诸多束缚,造成隐形角色失范,出现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和各种不道德行为。在早年的伦敦骚乱中,两名Facebook用户因为通过网络呼吁民众参与暴力劫掠被判处四年监禁,而英国警方公开承认,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对骚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青少年在虚拟网络社交上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即粉丝数量和好友数量。这一简单的数量值的比较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心理。所以,三观的形成作为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虚拟社交对青少年正确三观认知的形成带来冲击实在是不应忽视的弊端,虚拟社交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虚拟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

虚拟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一辩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8u811yxe6bod04q39t7z7sh75m1a00oa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