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结课论文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 调 研 报 告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浅析客家土楼的文化特征
学生:许可
提交日期:2013年 11月 19日 学 号 专 业 学位类别 教师评语: 201230490727 土木路桥 学士 学 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 任课教师 郭焕宇 成绩评定: 分
1 --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结课论文
浅析客家土楼的文化特征
摘要
客家土楼,一般也叫福建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圆形围屋。是客家民系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饶平县。其中以永定县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而广东饶平县则拥有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
作为中国民居中少有的单体建筑,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屹立于中国民居建筑之林。
关键词:客家围屋、围楼、土楼、福建土楼、饶平县道韵楼。
2 --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结课论文
目录
引言,,,,,,,,,,,,,,,, 3 1.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4 1.1客家文化及其历史,,,,,,,,,, 4 1.2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 4 2.客家民系建筑特色,,,,,,,,,,,,,,, 5 2.1客家围屋审美文化特征及特点,,,,, 5 2.2客家土楼介绍,,,,,,,,,, 7 2.2.1饶平县道韵楼,,,,,, 9 总结,,,,,,,,,,,,,,,,,,,,,,,,,,,,,,,,,, 13
--
3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结课论文
引言
本篇以客家文化及客家民系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及条件入手,开展对客家围屋特别是处在福建及广东饶平地区的客家土楼文化审美特性的分析。在将近30个课时的《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的学习中,自己对岭南地区建筑确实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自己家乡饶平县便有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所以选取了这一课题作为结课论文,希望能够展示自己在这一门课上的收获。
4 --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结课论文
1. 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1. 1客家文化及其历史
广东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样,都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在上千年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文化。
众所周之,中国的文化传播是经由几次大型的人口大迁徙,又南到北扩散的,后期的迁徙者总能带给上一批迁徙者新的文化。在岭南地区,客家人相对于广府人,潮汕人都是后来者,即为“客”。相对来说,他们跟身上更有中原文化的濡染。这一点我们在客家的围楼和土楼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在始兴东湖坪的曾氏围楼,他们把曾子侍奉为祖先,还在围屋的中间放置了曾子的雕像。
客家人作为后来者,相比于住在平原和近水处的潮汕,广府人,多数只能临山而居,正所谓靠山吃山,所以客家建筑也运用了大量木材与黄土。与此同时,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了起到防盗的功能,他们的建筑大多是采用围屋、围楼的形式。同一围楼的人共同起居生活,所以客家人在外都给人一种很团结的形象。随着历史大潮的推进,客家人及客家文化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海外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但是他们又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先祖,时常回大陆祭拜自己的先人。
1.2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
5 --
相关推荐: